考研基础课总复习(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2 20:25 新浪教育 | |
数学篇 数学是让大多数考生“谈虎色变”的一门课程,总的说来,其中又以数一为最。那么,如何复习好数学呢?根据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建议数学复习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打好基础,吃透大纲,加深理解 复习之始,很有必要先把数学课本通看一遍,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有可能的话顺 通读课本之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购买一本经典的复习参考书,按照上面的章节顺序顺势而下。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在掌握了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首先应该自己试着去解题,即使做不出来,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也会深入一步。 第一阶段的复习结果应该是:吃透考研大纲的要求,作到准确定位;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打好基础;基本熟悉了考研数学考查的内容,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二阶段:把握整体,形成体系,突出重点,精益求精 知识只有在形成体系后才容易把握,孤立的知识点是很难掌握的。由于考研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比较多,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应注意的公式、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加强前后之间的联系,并利用零碎时间翻阅。无论分析考试大纲,还是通观历年真题,都能得出数学考试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对于这些重点部分,要多做练习,多思考,多动笔,做到举一反三,真正理解知识点后的内在联系。同时,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所在部分的中心内容。突出这些重点,不仅是为了会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使之形成知识体系。 第二阶段的复习结果应该是:对大纲和考试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哪些部分是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形成良好的联系的思维习惯,把握整体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实战演练,调整心态,积极备考 这一阶段,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的复习中出现的含糊不清的,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 几乎每个考生在复习都有某一或几部分有些“头疼”,或是概念不清,或是方法不多。在最后的复习中应该通过与其他知识的相关联系,把这些心理的“钉子”拔掉,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信心十足。大约考前30天左右,开始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重视考场心态的调整。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张惶失措。 无论自己模拟考试成绩如何,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分数考高了,不要洋洋自得,毕竟真实的考场上压力和环境都和平时不太一样;分数考低了,也别灰心丧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况且一般来说模拟题都要难于真题。由于长时间较为艰苦的复习,到了最后时刻的复习阶段,心理和生理难免感到疲惫,而此时恰恰是复习最关键的时候。在一个良好的复习心态下积极备考,是最后的复习阶段中至关重要的。 第三阶段的复习结果应该是:增加信心,掌握好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 把握真题出题方向和大致难度,完成好最后一轮复习任务。 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基础较差的考生,建议早动手,早复习;而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上,这一阶段能帮助你提高得更快。 除了分段复习的方法,根据历届考生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数学复习中的“七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引以为戒: 一忌 强背方法技巧,不重理解 二忌 只看例题,不动笔练习 三忌 只追高难,不重基础 四忌 题海战术,不归纳总结 五忌 做题翻书,不牢记公式 六忌 闷头做题,不与人交流 七忌 突击复习,不持之以恒 掌握了以上原则进行认真复习,相信你的复习效果一定不错。最后,也就是检验复习成果的时候了,在考场上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有取有舍。成功的考生应该在考场上表现出大将风度,我们要的是最后结果,哪道大题都是10分左右,因为在一道题上费太多时间而耽误了做后边的题是最不值得的。相对于考题变化较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更容易理清思路,迅速找到突破口。 第二,写清步骤,规范答题。在考试时,一些考题可能看上去很简单,但要一定警惕,不能大意。由于考研阅卷是按步骤给分的,所以中间步骤一定要写清楚,哪怕是很基础的公式、定理,也要花上十几秒钟写清楚步骤,否则白白丢分,就有些冤枉了。 说到规范答题,有两类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是规范符号,应该严格按照大纲中规范过的符号去写,比如样本方差的含义等等。另外一点比较重要,要使用大家都熟知的方法、定理。比如,解微分方程的算子法、分部积分的递推公式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做出来的结果没有问题,但是有些评卷老师可能有异议。所以,建议在选择填空题中可以使用这些快捷方法,而在解答题中应有所回避。 本文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 《考研5季》,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