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软件投资见成效 大连日语IT人才居首位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3 14:24  团队

  如果有人问日资企业,中国哪里的投资环境最好,中国哪里的日语IT人才最多,他一定说是大连!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大连有30万人能说日语,这个数字对中国其他城市来说,绝对是无法想象的。据统计,大连全市软件出口90%是面向日本市场,对日本出口居全国第一。

  有人对大连软件业的发展提出置疑,但更多人说,大连正在探索一条城市突围的新路。

  一座正在“软化”的城市

  2004年7月29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2004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在大连举行。这个惟一国家级的“软交会”相较于第一届显得格外成功,盛大集团总裁唐骏下飞机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连不知道大连在什么方位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个软交会”。

  大连三面环海,风景秀丽,气侯宜人,很符合IT人的生存标准。它是东北最著名的港口城市,也是一个航运、金融、商贸、旅游和信息的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起,这座工业城市开始朝软件产业的方向发展,5年多时间,这里已经打造成了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化培训基地。

  大连市有软件企业将近40家,中国首次通过CMM5级认证的企业一共有6家,其中有3家就在大连(东软集团、海辉公司、华信公司)。大连软件产业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据大连市计委主任曲晓飞称,自1998年“连顺软件产业带”的初步构想之后,大连一直都在着意强调自己作为“中国软件外包门户”的概念。“大连在电子信息及软件业方面的目标是将自身打造成‘北亚软件及信息服务中心’。即立足于大连,业务面向日、韩、中国东北亚地区,并辐射北美等其他相关地区,成为国际、国内软件外包和信息服务企业的集中区,以及中国北方最大的软件出口基地和中国最大的软件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在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提供的一份材料上可以看出,近几年大连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1999年,销售收入仅1.3亿人民币,到2000年时是9.8亿人民币,2001年达到15亿,到2002年就是23亿,去年是45亿人民币,而在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超过了30亿人民币,出口达到了8000万美金。众所周知,大连市的软件出口主要是面对日本市场,日本财年是从4月1日开始,所以今年下半年的比重将会达到70%,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大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将达到70亿的销售水平。

  而大连市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去年整整一年,大连市政府上下都在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做规划,2004,正是开始实施的一年。

  优越的IT人才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两会”时有一个提案,说大连的城市、东北的城市在做经济规划的时候,应该把韩国、日本规划进去。

  对此,刘积仁有一番解释,如果从经济角度上来讲,现在整个国家之间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比如说美国很多高科技企业有很多日本人、印度人,中国制造也有很多的日本人,所以整个局面就是前所未有的资源的融合。从地理位置来看,大连是一个区域的中心,但是从现在来看比如说日本产业发展的动态和它投资对大连经济的影响已经是很大,按照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跟它有一个很好的组合,这个组合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比如你会发现很多日本人在大连工作,在大连许多餐馆的菜谱上,日语就排在显著位置。

  对于大连的地理优势,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说:大连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她是东边、北边的海滨城市,如果从全球来看,她又是北亚的中心城市,到汉城的时间和到北京的时间是一样的。由于独特的位置,确定了她在北亚地区有可能发展一种国际性的、外向性的产业。这种产业就是软件产业。

  另外,大连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这个市区人口200万人的城市却有20多所大学,有将近20万大学本科以上的在校学生。大连还有6所软件学院,依靠我们著名大学办的4所软件学院大家都知道了,还有一些民办的学校,所以大连在IT产业有非常雄厚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但是大连市光有前面几个因素还不够,还需要一个有特色的地方。

  “软件产业是高度依靠人的产业,尽管大连的蓝天白云非常适合软件人才在这里生活,但有了这个环境不一定就能够使这个产业发展起来,”戴玉林说,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大连这个地方说日语的人数相对比较多,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没有这么多人说日语和英语跟日本人沟通,因此这几个因素也可以说大连具有发展适合于高科技人才在这工作、生活,并且可以开发出一个主要面向日本的新兴产业。”

  事实上,与美国软件相比,日本和韩国软件的附加价值是很低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把日本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呢?

  据了解,这跟大连市引进外资的历史有关。改革开放20年来,大连的外资引进,日本一直排在第一位,目前在大连发展IT产业方面,尤其是软件信息服务方面,仍以日本为主。一方面现在日本有几十家软件公司专门在大连搞发包业务,即使是有世界五百强,包括欧美的一些公司(像IBM)等等这些公司的业务也几乎由日本转移到大连来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大连市在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不得不巩固与抓住日本和韩国的市场。

  日语软件人才的培训基地

  “大连每天来回日本的航班大概有7、8班,飞往日本很多城市,飞机上天天都有东软的人,不能说就像到那里上班,但是就跟到北京、上海一样习以为常了。” 刘积仁说。

  最近几年,大连市软件业每年都以50%的速度递增,其中对日软件开发业务增长尤其迅速。而日语IT人才匮乏的问题随着业务的迅速增长日渐突出。

  今年3月,东软集团与日本东芝合作成立的“东软日语IT培训中心”在大连宣告成立。

  在此之前,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备受日语IT人才匮乏的制约。

  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杨白新向记者透露,包括HP、IBM、爱立信、艾森哲、NEC、松下、索尼等世界500强企业,其设在大连的软件产品开发与服务的机构,都不同程度地缺少日语IT人才。

  据大连市软件行业协会统计,2003年年末,全市范围内专业从事软件产品开发与服务的企业共计320多家,外资企业占了25%,1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大连。其中,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数超过140家,外资企业比例超过1/3,通用电气、IBM、埃森哲、索尼、松下、三菱、东芝、诺基亚共8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此建立其在中国和东北亚的软件研发中心,CSK、欧姆龙、阿尔派、FTS、日中技研、日立造船等众多日资软件企业也已在园内设立了其在中国或亚洲地区的研发中心,东软、中软、浪潮、信雅达等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在这里设立了面向日本市场的出口基地。

  由此,一股对日语IT人才需求的巨大热潮正在形成。

  去年10月,IBM落户大连当日高调宣布,今后将招聘2万名精通日语的软件人才,但直到现在仍只有不到700人到位。

  GE计划到2003年年底招2500名软件人才专攻日本软件外包业务,到2005年这一数字更要达到4000人,但到目前为止,GE在大连软件园的基地仅有1300名精通日语的IT人才。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包括戴尔、艾森哲、索尼、松下等设在大连的软件基地都不同程度的缺少精通日语的IT人才。“这些企业对日语IT人才的争夺正趋白热化,各大企业都想抢占优势资源。”大连一家猎头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软件企业看到了商机,纷纷发展教育培训业务。东软集团早在五年前就开始着手软件学院的发展,如今,教育产业已经成为东软整个业务战略的一个重要板块,培训已成为和销售服务、技术开发同样重要的体系。但对于庞大的日语软件人才的需求量,教育培训仍显任重道远。

  人才瓶颈:机遇与挑战并存

  “比如说先锋软件应用所他们要招JAVA的人员,但是又没有JAVA的人员,他们自己就培养JAVA人才,可培训后的人才都跳槽了,”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倪光南院士一针见血,“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分不出去,企业需要的人才又没有。”

  倪光南说,从2003年来看,中国软件培训人员和从业人员14万,与印度基本上差不多,但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结构的问题,我们的结构没有很好的数字,因为我们过于注重实际分析的人员,最底下初级编程做技术支持的人比较少,中间的人员比较多。

  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记者,如果现在有5000名合格的软件人才,只要英语说得好,或者是日语说得好,有3个月的培训,这5000人马上可以上岗。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供给不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才,不仅成为企业的发展瓶颈,也成为这个城市的发展瓶颈。

  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软件和信息服务竞争日趋激烈,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在未来15年当中,大概有330万个白领岗位要往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有47.8万个技术岗位也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日本大概有100万白领岗位要往发展中国家转移。也就是说,中国在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实现蓝领的成功转移之后,现在迎来了向白领转移的时代。

  从大连来讲,现在由于有16家IT企业在那里竞争,要想在整个世界白领转移的过程当中得到想要的东西,戴玉林说:“现在看来第一阶段是对日本的低端外包,主要是软件的低端外包,软件中心、数据中心、帐单处理等等,第二阶段就是高端业务,开拓欧美及周边地区的业务,第三阶段就是成为东北亚国际性的信息服务中心。”

  为了实现把大连打造成一个国际名城,当地政府可谓用心良苦,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体现在人才吸引政策上面。北京、上海采用的是奖励房子车子的方式,他们是直接返现,“对于年薪6万元以上的高级人才,40%免个人所得税,如果年薪在6至7万元,个人所得税直接返还给个人就是4000元,如果拿到20万,就有3万元要返还给个人。”戴玉林说。

  据了解,大连软件园一期2.98平方公里,按规划将完成“四区一园”:软件及教育产业区、信息服务产业区、商务区、生活区和森林公园,初步奠定了大连“中日软件产业合作战略门户”的地位,以对日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外包业务为产业方向,向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IT咨询、IT教育与培训、运营管理服务等产品和服务领域拓展,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曲晓飞称,二期规划的目标是用5到10年时间,建立覆盖面积达133平方公里,软件从业人员达30万人,其中软件白领超过10万人的大型软件产业带。二期规划的中期目标是到2008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出口6亿美元,企业数量超过300家,世界500强50家,园区内软件工程师超过33000人,年培养软件专业人才10000人。

  届时,全国最大的软件出口基地,大连将当之无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教育  新浪多媒体同学录开张  欢迎网友投稿




评论】 【职场系列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