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中小学教师代际忧患--由一个内退老教师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8 10:48  中国青年报

  我的高中班主任,是位“文革”前毕业的“老中师”———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现在已经在县城“内退”了。他曾忧心忡忡地对我讲过:“等我们这些‘老中师’和恢复高考头几年出来的‘老师专’都退休了,农村的中小学教育质量可能会滑坡。”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有他的根据。像他们这些“老中师”,虽然学历只是中专,但大都资质极佳。在20世纪60年代,他们因为穷,读不起高中,于是初中毕业后就纷纷涌向了
“公家管饭吃”的中等师范。那时候,中师录取竞争之激烈,不亚于重点“大本”。恢复高考头几年的师专,同样聚集了大批天资卓越的人才。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是因为多年不摸课本,把功课(特别是数理化功课)忘了个差不多,才无奈考进了录取分数较低的师专。我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师,他在1978年高考时,语文考分比北大中文系的很多学生都高,但数学却仅有7分。即使这样,他们的高考成绩如果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今天,也个个能轻松进入国家重点大学。可以说,是“历史的误会”给农村的中小学校积累了这么几批优秀的教育人才。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急剧下滑,师范类院校对于考生的吸引力下降,“农、林、水、师”被并称为“四大难”。虽然这些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仍然很好,但从生源总比例来说,尖子生肯定是比以前少了。有的中等资质的学生,一年一年复读,一年一年参加高考,最后只能考上个师专,然后转回头又分配到原来的高中学校里任教,令他过去的老师、现在的同事们哭笑不得。近些年,由于教育系统“吃财政饭”的“铁饭碗”性质越来越让人羡慕,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回升,师范类院校的生源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扩招又使得大学门槛普遍降低,现在师范类院校的生源是否还能称得上优秀,也很难说。

  这不只是农村中小学存在的问题。本报记者曾采访北京城里的一所初中。该校数学教研组的组长,一位1977级的北师大毕业生告诉我的同事:他组里有几位年轻教师,教到初三的时候就教不了了,课本上的有些难题不会做,每当进教室之前,得先由这位组长给他们讲一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惟一能够解释的原因是:北京市的高考本科录取线已降到及格线以下,致使有的中学数学就老不及格的学生考进了师范学院的数学系,然后他们又回到中学教上了数学。

  当然,以上这些老教师的忧虑,都只是从生源的单一角度看问题,得出的最终结论不一定准确。毕竟,任何种类、任何层次的学校里都会既有英才也有废物,大学阶段的教育也应该能使其学生素质有相当的提升。但即便如此,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教师承担的社会角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社会应该提供一个筛选机制,使得这个行业总能选拔到特殊优秀的人才。 (刘健)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