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优秀教师畅谈师德 劳模教授斥老板教师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8 17:30  新闻晚报

  “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为了共同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知识传承的关系,而不应该出现赤裸裸的商品味!”昨天下午,在“上海市百名教育劳模和优秀教师座谈会”上,上海市劳模、上海交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健生针对校园里学生把老师叫作“老板”的现象提出了批评,指出教师应把“育人”功能放在第一位。

  把学生当廉价帮手

  学生把老师叫作“老板”并非玩笑之语。潘院士告诉记者,现在的高校内,个别博导、硕导往往是为了申请科研课题,争取国家、学校科研拨款,才招收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帮手,甚至按照完成自己课题任务的进度来衡量、评判学生,完全把“学术”、“师德”等名词抛在脑后。潘院士认为,这种师生关系已经成了企业里经理和职员之间的关系,知识传承的功能被排在了利益驱动后面,这种作风让“老板”这一称呼名副其实。

  潘院士现在也带博士生,他说,自己的学生有时也会叫自己老板,虽然自己嘴上不会说什么,毕竟老板一词已相当通行,但心里面还是有些不快。潘院士说自己有个心愿,就是让学生都发自肺腑地把他看成一名值得尊敬的老师。

  师生关系变商业关系

  “老板”一词甚至走进了中小学校园,不少中小学生也把老师叫作“老板”!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张人利告诉记者,这一现象其实很普遍,虽然这里“老板”一词更多只体现为“管理者”的涵义,只是戏谑语,但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在转制、民办类学校里,确实有不少师生把师生关系理解为赤裸裸的商业交换关系。

  张人利举例道,不久前,在静安区的某民办中学里,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搬一下班上的桌子、椅子,有的学生不乐意了,竟然冲着老师说:我们不干!我们来这里是付了钱的!这所民办学校的收费较高,学生眼中教育的涵义被扭曲成了“我出钱,你上课”。而一些老师显然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仅仅把教育理解成“你发工资,我上课”,甚至有人对待班上学生敷衍了事,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校外的补习班上!

  “灵魂工程师”要守师德

  张人利认为,虽然大家常说时代变了,教育观点也要跟着变,但是各行业都存在职业道德,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应该遵守师德,就像潘院士所说,要把育人、“进行知识传承”放在商业意识的前面。否则,学生真要把老师当“老板”了!(李征 郭文才 陈焕联)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