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巡礼:对外经贸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4)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8 18:04 新浪教育 | |
提问 : 刚才提到师资的话题,在您了解的外经贸也好,还有其他的院校,在师资问题上,您觉得国内工商管理的老师,最缺乏的是什么?作为院校来说,应该怎么样补这个缺? 张新民 : 刚才我说在国内的优秀商学院已经储备的相当数量的,或者能够基本满足MBA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这是基本判断。但是从整体来看,基本上可以这样讲,如果教师有什么缺乏的话,两方面都缺乏,一方面是缺乏理论,另一方面是缺乏实践。我们发现很多商学院的那些老师,可能是博士头衔,甚至是博士生导师,甚至有相当的教育背景,但是给M 我说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并不是说所有商学院里面的老师都能进行MBA教育,有些老师的纯理论做得不错误,有些老师的实物做得不错,不是理论不行,而是实践不行。什么意思?就是说商学院的MBA的教育的老师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以我们强调商学院老师不强的两方面都缺,强的老师科研能力也许不是天天发表文章,但是他一定是非常强的能够有相当的精深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有相当的感悟实践的能力。这和职称完全是两回事。 张书新 : 大家都知道MBA教育是案例教育,我们也知道,因为中国企业最近几年发展得不是很快,缺少特别高质量的案例,在缺少高质量案例的情况下,怎么保证中国MBA教育的质量? 张新民 : 在案例教学方面,我们觉得案例教学在MBA教育里面是一个非常推崇的一种方法,而且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案例教学确实能够对MBA教育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看到的相当多的老师的案例教学并不成功,或者并不那么成功,或者并不是让人期望的那么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缺乏高质量的案例,比如说我们相当多的大学老师里用的案例是从哈佛商学院来的,你能说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质量不高吗?但是从美国拿来的案例到中国来,在环境、质量、语言环境变的情况下,就是说实际单纯的从国外班来案例进行简单的教学,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成功的,但是对中国大多数老师来讲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你可能对它的案例背景了解不清楚,学生了解不清楚,在语言的感悟上又有差距。那么这种直接从国外搬案例教学的话,实际上对老师和学生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第二,老师没有充分的能力把握案例,我们确确实实看到,有些老师在做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相当多的情况是他的视野非常狭窄,他对环境因素的分析,对各种可能的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阐述的远远不清楚,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指导能力,所以最后的结果使这个案例教学相当多的流于形势和流于热闹的场景。 第三,高质量的案例从哪里来?第一就是案例本身的挖掘,应该更多的贴近我们的教学对象,也就是说在中国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更多的案例应该更多的挖掘一下中国的案例,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在一些商学院里,比如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看到的何志毅教授,他的案例教学是很成功的,在我们学校里的教学是非常成功的,他们非常成功的案例的共同点,或者在中国相当的MBA教育的成功之处就是他们更多的关注中国的成功案例,实际上中国的市场经济能够提供非常多的、鲜活的案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中国有代表性的案例挖掘出来并在课堂里给学生讲解地话,这就是一个高质量的案例教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案例采集的质量,以及案例讲授过程的质量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高质量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