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我们关注的十位教育界人士:从魏书生到展涛(5)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9 17:04  《中国教育》、《现代教育科学》

  


  王思明:一方水土,一批人才

  王思明的爱岗敬业,不仅敬的是学校教育事业,也敬的是社会发展事业。王思明高中毕业那年在回乡路上,问一个在山坡放羊的孩子:“为什么不上学?”孩子回答说:“放羊。”他问:“你为什么要放羊?”孩子回答说:“卖钱。”他问:“卖钱干什么?”孩子说:“娶媳妇。”他问:“娶媳妇干什么?”孩子回答说:“生儿子。”他问:“生儿子做什么?”孩子又毫不犹豫地说:“放羊!”面对这个健康机灵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个生活逻辑和目标,苦闷、失落中的王思明决心要当老师,要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目标。

  王思明于1968年到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小学当教师。他为了改变农村小学的恶劣条件,开展勤工俭学,建起了陕北农村一流的小学。学校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实行全免费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达100%。王思明曾说:“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不能坐等国家提供优越的办学条件。要创造条件,让全村的娃娃都来上学。”

  闯出贫困山区办学新路

  今年2月8日,是下西渠小学开学的日子。学生们欣喜地发现,校长王思明给大家带来了一样新东西---王校长组织研究开发的多维数字教学系统,把电话线往系统的接口上一插,通过幻灯照射,同学们就可以直接在黑板上看到来自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

  为了这套多维数字教学系统的研究开发,他可没有少吃苦头。去年,光是西安就跑了10多趟,在阴暗潮湿的廉价旅馆里前后住过两个多月,虽然落下一身风湿病,终于赶在年底开发出了这种高科技产品。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多年来萦绕在他心头的办免费寄宿学校和素质教育基地的梦想实现了。

  1998年,王思明筹资15万元在学校操场上建起了10间宿舍。他确定了素质教育基地的活动主题是:让娃儿们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听下西渠校史、看贫困地区孩子如何成长,使孩子们接受“吃苦”的教育,弘扬延安精神,自强、自信、自尊、自立。可是王思明碰到了难题:仅靠过去老锄头式、小打小闹的勤工俭学是提供不了学校和基地建设资金的。他产生了开科技公司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们的支持,经过一年的努力,新产品终于在去年底投产问世。在最近延安市组织的“赛教”活动中,王思明的多维教学系统受到了欢迎。

  让学生学会“自力自理”

  30多年来,王思明带领学生挖药材、育树苗、建果园,累计产值达数十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让家庭困难的娃娃们都来上学。学校由最初的两孔破窑洞,发展到具有一座两层,12间,340平方米的现代“小洋楼”,使下西渠从1970年起就实现了免费教育。

  王思明所在学校的18届毕业生,全都升入初中;有不少已取得大中专文凭,其余的因为在校期间学到一门农业科学技术,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带头人。王老师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力,不只是学生学业的范畴。作为教师,他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山沟里办了一所学校,影响了此前长期处于麻木状态的几代人;他通过学校把文明带进山沟沟,富了一方水土。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