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商学院巡礼之二: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访谈(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15 18:10 新浪教育 | |
主持人:回顾过去六年走过的路,因为我们在办学方针中提到要创世界一流,我认为北大国际MBA是朝着国际商学院在迈进。您回顾一下六年来的路,您认为现在北大国际MBA和国际一流的商学院有没有差距?如果有,差距在哪儿? 杨壮:北大国际MBA在六年以来,确确实实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成就,这点可以从我们的毕业生中看出来,我们的很多毕业生分布在中国国企、民企、跨国公司里面,他们都起着很重要的领军人物的作用。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北大国际MBA和世界一流商学院还有没有距离?我的答案很简单,有距离 第二,我们的师资队伍,尽管现在得到了保障,但是我们的师资力量还不像美国的一流商学院那么强,特别是我们是合作办学方,虽然国外有这些好的老师,可是他们也要承担自己的课程,来到中国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发育、培养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这些师资队伍不仅仅懂国外,而且懂中国,不仅仅懂案例教学,而且也对中国的整个商界的现状有自己的见解,这点也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第三,从硬件设备来讲,我们和国外相比还是有距离,如果你去国外的环境中会发现,国外的商学院有自己的体系,有自己的学生宿舍,有自己的阶梯教室,有自己的礼堂,有自己的办公室。从图书馆的角度讲,中国商学院的图书馆发展还有待于提高,我们也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但是,我自己感觉,从现在的趋势和整个的进程看,我们自己也有很多特色,和国外商学院有距离,但是很多东西我们已经超过了国外商学院。比如说在办学上,“创新”上我们已经超过了国外商学院,在北大国际MBA,除了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之外,我们现在经常出现一些课程,比如说叫“体验经济”或者“体验战略”或者叫“体验管理”。我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到山东《孙子兵法》的故乡,去看当初打仗的古战场,到那个地方去体验一下2500年前中国战略发展争斗的思想史。同时,我们也带我们的学生到部队里参加部队的实战,在部队实战决策中如何把我们的理念和部队的理念结合起来。最近有件事情,《华尔街时报》介绍沃顿商学院开了一个课,就是让学生去军训,可以说和我们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和国外同步或者超过国外的事情。 另外,国外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而我们商学院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塑造人的过程。从这点上来讲,我们在两年的商学院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塑造人的工作。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学生进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在两三天之后就要去内蒙,或者是海驼山,或者是内蒙的大草原,或者是沙漠。第一个是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第二是增加历史。这个事情在国外也做,但是做得不多,其中一个原因和现状有关系,中国的现状是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的心理素质和情商没有达到一个标准。第三个特点,在国外很少有像我们商学院这么多的讲座,北大国际MBA的讲座包括什么呢?经常是在全世界闻名的诺贝尔奖学金的获得者给我们传播他的理念,在国外很难听到。另外,我们有国外现任和退休的政府官员,包括三届历任总统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企业家来到中国之后很愿意到北大来给学生讲课。从这三个点上来说,我们在有些方面也是在赶超世界,有些方面可能已经走在其他商学院的前面。 主持人:听到杨教授这么说,使我们对本土的商学院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可能有些部分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状态非常高兴。您刚才谈到了师资问题,因为上次访谈的时候也谈到师资的问题,在国外大家认为商学院的教授至少90%都应该是博士,在国内据调查的结果只有40%。我想问您,作为北大国际MBA项目来说,我们的中外师资中博士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第二,根据您的了解,我们国外MBA教育,整个商学院普遍存在的是不是有师资问题?就是指教育背景的问题? 杨壮:北大国际MBA可能跟其他学校不太一样,北大国际MBA中方的师资百分之百是博士,外方的师资来这儿,也是百分之百。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说百分之百全部都是这样,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课程我们请来的是在国外相当有名望的大企业家,比如说在清华大学,请到高盛的一个高级总裁,我们请的是摩根斯坦利的一个女总裁,她的位置和高盛的总裁是一样的,她的学位是MA,但是她的经验是既具有企业家又具有职业经理人素质的,足以教授我们的一门课,像领导力课或者叫做企业发展课。像这样的人,我们大概每年找的比例不会超过5%,也就是说95%的老师都是博士。但是,我要说回一句话,博士在国外并不代表质量,博士只是代表门槛,而且你教这个课,在国外来讲是必须要有博士学位,因为你有博士学位,你才有知识、才有资格、才有严格,最后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我要简单讲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在国外和国内的差距。国外特别是教管理学、营销学,甚至是教金融学,还有教财务、教法律的,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我们的教员中,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据我所来宾,一个粗粗的判断,最多也就是50%。好处在什么地方呢?一旦有了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之后,因为MBA的课程不是一个纯学术学科,你也不是真正要写一篇论文,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候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尤其是对EMBA的教学中可以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同时对EMBA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会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而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恐怕就会出现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我说的实战经验,是像吴敬琏这种长期担任企业顾问的人的实战经验。 张书新:您能不能给我们的网友和读者介绍一下北大国际MBA的核心竞争力? 杨壮:如果要用核心竞争力来讲的话,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而这种特殊的能力在短期内不宜被其他人模仿和复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北大国际MBA有几个点,恐怕是北大国际MBA的特性。 第一,很少有人提到,我今天提到。中外合资项目办学本身有它的使命,而且有它的生命周期,办中外合资的现在已经听说有五六十所,中外双方一定要在办学的理念上有共同点;二,一定要有长远的观点和长远办学的意识;三,双方都应该派出一定的师资、行政管理人员,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坚持一段实践,这样有自己的理念,提出自己的理念,坚持一段时间。北大国际MBA从98年到现在,我们的中方管理队伍主要是以胡大源院长为首,美方主要是以我为首。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双方中外合作,而且有中外沟通的能力的话,这个项目早就垮了。据我所了解,我们在合资办学过程中,很多项目在目标问题上、在人选问题上、在高层管理上一直打架,因此这个项目名存实亡。我们的项目不存在这点,从外方来讲,外方希望要一个国际化、高质量、高水准的商学院,中方也是要把它建成像CCR一样有名的经济中心的商学院,所以两者是不谋而合的。 第二,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在别的地方很难模仿,我们的师资队伍有一批研究企业经济的人员,而这些人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被模仿的。经济周期十年从几条枪变成了二十多把枪。 第三,我们比较重视人文理念。人文理念包括我们的价值观,包括我们办学过程中多方位的提高人文素质,包括班级理念,提高人的素质,能够更加容忍别人。这些方面来讲,我自己感觉到在商学院的发展中,我们学校恐怕在这点上是做得最突出的。也就是说,我们不是把一个人拿进商学院来,马上建立一个商学院模式,马上跟企业家接触,马上成立投资俱乐部,我们要求这个人能够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能够有一种综合素质,他心胸大了、素质提高了之后,毕业之后,事儿必定会做得大。 讲一个例子,我们的班,比如说2002班、2003班都有一个给北大的贫困学生提供资金的项目,这个在商学院中并不是一个主要的任务。我们2002班的学生专门自己进行拍卖,拍卖出2万多块钱赚到四川。北大2000EMBA班给北大提供一个网球场。我们98级的学生已经毕业三四年了,继续回到北大,说我们不提供钱,我们提供知识和时间,他们专门到北大给北京大学的本科生提供咨询,每个人带20个人,跟四年。北大MBA是一个群体,这种群体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经营管理者,这是我们觉得我们和其他商学院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