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家教近乎“疯狂” 已成教师“致富”捷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2 10:49 扬子晚报 | |
记者日前与一位盐城某中学的教师谈天,这位教师说,在全省范围内,可能南京的中学教师搞有偿家教是最“疯狂”的了。“暑假里我在南京的妹妹家住了几天,走访了几位大学时的同学,发现他们根本没时间与我叙旧,都在忙着给学生补课,白天补,晚上也补,赚钱好像都赚红眼了。” 那么,南京的中学教师搞有偿家教究竟到了何种程度呢?记者作了一番明察暗访— 车库里的“家教馆” 这里是南京河西地区清凉门大街旁的一个小区。小区每幢楼的一楼都是车库,车库层高大约2米,面积约10平方米。谁能知道,其中的一个车库,竟然是一个“家教馆”! 由于记者就住在这一小区内,记者注意到,从7月初才开始放暑假,这一车库就成了“家教馆”。“主持”的教师是某名牌中学的数学教师。7月中旬,正当南京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这一“家教馆”照开不误。有一次,记者走近这一“家教馆”,只见狭小的车库里坐满了学生,降温设施只有一台电风扇,学生们边抹汗边听课。补课教师见记者走近,警惕地看了一眼,然后迅速关上车库门。也许是这位教师担心这样的高温天气、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补课,学生会中暑,到7月底,他在车库里装了一台空调。一直到记者发稿时,这一小小的“车库家教馆”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学生在补课。 地下室成了“小学校” 与上面这位教师相比,记者在另一小区看到的补课场地可要大得多、“正规”得多了—— 这是一个地下室,面积约50平方米,室内灯光很明亮,装有柜式空调;课桌椅齐全,能容纳30人同时上课。记者注意到,整个暑假,这一补课场地基本上没有“闲置”过,门庭若市,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一位接送孩子补课的家长告诉记者,补课的教师是一对夫妻,都是重点中学的,分别教英语和语文。补课费用是每个学生每半天60元。记者算了一下:以每天两期、每期30名学生计,这对教师夫妻每天就能收入3600元。如果晚上再“辛苦”一下,每天的收入就能有5000元之巨!有了这样巨额收入的诱惑,难怪这些教师如此“不辞辛劳”了。 年轻教师给自己班的学生“补课” 名牌学校的名牌教师互相介绍补课学生似乎已成为一条“行规”。但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学生家长求着补课的,尤其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那怎么办呢?有的青年教师居然给自己任教的班的学生家长打电话,叫学生去补课。当然是有偿的。 记者的一位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女儿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学,班主任去年才工作,教数学的。7月初,他接到这位班主任的电话,要他女儿每天晚上去一个地方补课。他送女儿到了补课地点一看,几乎全班学生都到了。这位教师并没有提补课要不要钱,但家长心里清楚,这钱是非给不可的。结果,20次课补下来,每位家长都掏了1000元给这个班主任。 家教已成教师“致富”捷径 南通某著名学校原校长告诉记者,南京家教风气之盛,令人费解,“在南京,有偿家教已经成为一些教师致富的捷径。我有两个弟子,在原来学校教了15年书没搞过家教,几年前调到南京的两所名牌中学后,两个人都做家教,其中一个跟我讲,他做家教带了80个学生,我说你这样不影响正常教学吗?他说没关系,这里上课比原来学校简单、轻松。” 记者还了解到一件事:南京某名牌中学想把安徽一特级教师挖过来,但该老师担心到南京后房价很高,一时买不起房子,有所顾虑。此时该校一领导出面保证,到南京后将提供一些家境较好的生源,让他担任家教。到南京后,这位安徽籍教师果然生源滚滚,没过多久便买了很宽敞的房子。 有没有办法遏制有偿家教 实际上,南京的学校也想遏制愈演愈烈的有偿家教,把老师的精力拉回到正常教学上来,提高教学质量,但苦无良方。金陵中学副校长王次伍说:“学校反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制定了四不准:教师不准因为家教而影响了本职工作;不准在上班时间从事家教;不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如场地搞家教;教师不准对本班学生实施家教。”其他学校也出台了类似措施,但效果均不理想。例如规定中的“不得利用学校场地”,事实上很多老师把家教搬到自己家里,有的老师一个晚上要接待好几批学生,进进出出,搅得邻居无法安睡,引发纠纷。 去年,南京市教育局出台《南京市有偿家教管理意见》,在五所中学进行试点,试点学校教师从事家教要经学校批准、登记备案,并到税务机关报税后才能从事家教,但执行一年下来,没有哪个老师到学校申请从事家教,真正去登记纳税的教师也几乎没有。南京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教育局坚决反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但由于没有哪部法律规定教师在8小时以外不可以从事家教,如果规定教师一旦从事家教就给予处分,会引发争议。” 南京一中教研室主任黄乃洋说:“南京可以借鉴上海治理有偿家教的经验,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在教师中形成从事有偿家教不光彩,甚至人人喊打的风气,二是加强课堂考核,因为教师搞有偿家教必定会影响本职工作,对于考核通不过的老师要严查,这样老师也不敢因家教而误了本职工作。”他认为,如果真正“重典”治理,有偿家教可能会有所降温。(文/朱新法 刘庆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