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30 16:55 恩波教育 | |
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一、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 毛泽东在1939年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 二、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一)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它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之一。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一方面,近代中国,由于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对内没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反动统治势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对中国革命实行武装镇压,从而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另一方面,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用长期的革命战争来夺取胜利。 2、毛泽东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枪杆子即武装力量和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有极重要的意义。党的发展,人民力量的壮大,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革命政权的成立和发展直到全国政权的取得都离不开武装力量。 (二)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之所以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是因为: 第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农村,农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战场。 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中国有80%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掠夺对象和帝国主义者的主要压榨对象。因而,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第三、农民是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军队的官兵基本是穿上军装的农民。 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的基本依据。“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中心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首先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城市,然后进攻农村,而只能走相反的道路,先在农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集聚和发展武装力量,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体现在1928年10月-1930年5月这段时间所写的4篇文章,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中。 (一)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的基本依据 1、毛泽东论证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对外没有民族独立,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无产阶级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第二、强大的反革命势力,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只有在农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集聚和发展自己的力量,才能创造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条件。 第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有发动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才能夺取胜利。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战争。无产阶级要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首先必须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把农村改造成为先进和巩固的根据地,成为促进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 2、毛泽东还论证了关于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 第一、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方性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这就使红色政权有可能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 第二、中国有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在那些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可能首先建立红色政权。 第三、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而且日益激化,全国革命形势在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前三个条件是客观条件,后两个条件是主观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