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问题卡住交大全球招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09 10:30 东方早报 | |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近来始终是焦点话题,南北各高校的改革方案每次试行或实行都会引发全国范围的冲击波,“高校人事改革需要找准契机,关键不是做不做,而是看你敢不敢做!”上海交大人事处处长吴旦昨天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交大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心是:推行渐进式人事改革。 但是,交大人事改革中最重要的全球招贤,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全球招贤仍有岗位空缺 今年是上海交大的“改革年”,交大先是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正副教授,然后是全球招聘副校长,接着又推出五个重要岗位的公开招聘。目前,两位公开招聘的副校长已然赴任,从海外招聘的首位全职院长郑元芳也已报到,空了两年的法学院院长一职也迎来原国家法官学院院长郑成良。交大声称,共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了87名教授和210名副教授。 这一系列改革中,全球公开招聘教授和副教授所引发的冲击最大,经历了发布招聘信息、初步筛选、同行专家评审、学院聘任、学校公开答辩等诸多环节。学校拟公开招聘教授170位,副教授229位,共有961人前来应聘,其中,海外应聘者342名,校外应聘者310名,本校应聘者318人。 吴旦介绍,新聘任的87名教授,来自校外和海外的人员超过50%,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人员达到52名。新聘任的210名副教授,来自海外和校外的人员同样超过校内,其中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人员达到71名。 但目前交大仍空缺83名教授岗位,交大人事处表示,这些空缺岗位将进一步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今年8月,交大校长等人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希望能引进那儿的人才。 细节影响引进“金发碧眼” 上海交大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引进有名望的国际教授可以为这个目标增加更多的机会成本。 此次交大全球招贤,有海外经历的多以华人为主,其中大多数是海归派,也有一部分是已经具有外国国籍的华人,偶尔也有一些韩国国籍的人才前来,但真正的“金发碧眼”却一个都没有。 对这个问题,吴旦倒苦水说:“细节决定成败,学校的大政策当然是方便引进世界一流人才的,但很多时候,人才引进会在很小的细节上出问题,导致整个事情功亏一篑。”关于这样的细节,吴旦举出很多例子,一位日本教授被引进时,由于有两个孩子,按中国的政策,第二胎不能报户口,孩子的户口问题不能解决,教授自然有后顾之忧,后经交大人事处到计生办、人事局各处沟通,才最终特事特办,成功引进这位日本教授。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孩子的入学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从而影响其在中国执教的积极性。 洋教授到来的另一阻力是中国的社会保障措施。一个美国国籍的公民如果执教交大,按我国政策,不可能具有双重国籍,而不入中国国籍就不能纳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麻烦就会很多。比如现有商业保险中没有医疗保险一项,交大的解决措施只好是允许其在国外买保险,然后在学校报销,但这也只能是个折中方法。 吴旦说,希望社会的各类保障措施能积极跟上,让外国专家真正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才会愿意到中国来施展才华。(韩晓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