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穷富悬殊过大 凸显教育资源严重失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10 10:55 扬子晚报 | |
南京有关部门近日对教育系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显示教育资源分配已严重失衡,它让人在震惊“富校”、“穷校”差异悬殊之余,更不能不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恶果深感忧思。 据披露,去年南京市捐资助学和择校费收入6500万元,占了市本级教育部门预算外总收入的22.1%,成为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据对5所知名中学的统计,去年超出规定 由于财政上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收入过低的教师采取适当办法予以适当补贴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令人遗憾的是,简单地把择校费之类的预算外收入作为提高教师待遇的主要途径,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矛盾:一些名校、重点学校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办学资源,轻而易举就能招到择校生、收到更多的择校费;钱越多,办学条件越好,教师待遇越高;条件好、待遇高,同样刺激了优质师资的流入和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更有“资格”选择生源、多多扩招,形成良性循环。但对大多数身处基础教育塔身的不是那么有名的学校而言,结果正好相反,陷入了没钱办不好学校,办不好学校又收不到更多的钱的怪圈。南京市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同在一个城区,某重点中学比某普通中学学生规模少1000人,但前者享受的财政拨款是后者的两倍多,预算外资金更是后者的3倍。 类似的“富校”、“穷校”现象带有普遍性。沈阳市去年最“富”的学校人均经费580多元,最“穷”的学校则只有8.8元,高低相差近70倍。应该说,近年来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缩小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进行了多种努力,像推广就近入学严控生源分布不均等,但择校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择校费不断攀高之所以不仅不能杜绝,甚至某种程度上反而愈演愈烈,不能不说同这么悬殊的“富校”、“穷校”现象有很大关系:你如何能够说服家长们相信,孩子进不同的学校,可以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这么说,当然不是简单地要求所有学校的教育经费、办学条件、教师报酬应该完全一致,事实上这也不可能做到。只是当“富校”、“穷校”的反差过于强烈,由此产生的问题不仅成为一个突出的教育问题,而且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时候,政府和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想办法拿出更有效的方法“削峰填谷”。(文/薛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