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校长历史性聚首耶鲁之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11 11:42 中国青年报 | |
据10月8日出版的第10期《大学生——能力博士》杂志报道,今年8月15日~25日,由中国教育部和耶鲁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大学高级领导研讨班,”在耶鲁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都由校长、书记亲自挂帅,他们是许智宏、龚克、秦绍德、马德秀、洪银兴、胡凌云、潘云鹤、王豪杰、李晓红、郑南宁。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也参加了会议,教育行政学院、北师大派工作人员出席。中方的主要召集人由教育部直属办的陈维佳主 中美历史第一次 150年前,中国第一个派往西方国家的留学生从耶鲁毕业,150年后的今天,耶鲁大学再一次在中美两国的交往中创造了新的纪录。耶鲁大学校长中国事务顾问许田教授说,这样的研讨班在中美两国历史上都是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人如此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就两国的大学制度进行比较和探讨。 在短短的10天里,耶鲁在其最著名的法学院安排了高强度的研讨,每天从上午8点半一直研讨到下午4点。先后有95位校领导和教授、专家做了各种专题的介绍。耶鲁校长列文先生亲自介绍了如何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的过程,详细地分析了制定规划时要考虑的各种因素。耶鲁的行政和科技副校长、正副教务长、本科生院长、研究生院长、管理学院院长、医学院院长、图书馆长、著名教育基金会美伦基金会的会长等各级人员都来讲课。 为了安排好中国校长的生活,尤其是吃得好,以便保持充足的精力,耶鲁还把全校最好的大厨请到研讨会所在地-耶鲁法学院专门做与中国饭味道相近的菜。晚上,研讨班的工作人员还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带上不同的校长到附近的中国餐馆去吃饭。 尽管许多校长精通英文,但为了提高效率,教育部还是特地从纽约请来了两位同声传译的高手,几天下来,高强度的工作量让他们本来就不“丰满”的身体显得更加“苗条”。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校长们的午饭也是正式开会的时间,常常是在餐厅的中间搭一个高台,让主讲人坐在上面侃侃而谈,下面的人一面带着耳机听,一面吃,吃的还要快,否则就抢不到提问的机会,其“辛苦”程度实在令人感动和“同情”。 中美大学教育的差距 美国许多大学的课堂早已告别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上下讨论式的学习。在这次研讨班上,中国大学校长“不仅非常适应这种方式,而且比美国学生都强。”中国校长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不仅非常认真,而且还能恰如其分地幽个小默,引得台上台下一片开心的笑声。 耶鲁大学高度重视此项高层教育交流,为此特邀中国《大学生》杂志国际版的主编专程赴耶鲁采访,并安排与中国校长做了一次座谈,这也是历史第一次特邀中国媒体做现场报道。 北大许智宏校长对《大学生》记者表示,耶鲁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学生的选拔上,学校不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入校后又全面接受“通才教育”,对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他认为我国实行笔头考试虽然体现了机会平等的原则,但也会导致学生只注意学科成绩,而忽视其他素质培养。目前我国有28所大学可以自主招收5%的低于统一录取分数线的特长生,但现在看来,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口子似可以再放宽一些。许校长说,耶鲁不惜重金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高级教授也是值得仿效的。 复旦党委书记秦绍德认为,尽管中国的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没有多大差别,但不同的是许多中国大学今天努力要做的,耶鲁已做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了。经过长期的坚持,许多好的东西已潜移默化成一种机制文化和精神,深深地扎根在耶鲁的校园里。中国大学今后应该更加注意怎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尽情地享受校园的一切。 清华副书记张再兴说,这次身临其境对耶鲁大学的办学理念、机制进行这样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机会难得,收获也很大。耶鲁作为一所研究性大学长期坚持自己的办学使命和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依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规划未来,所以300年长盛不衰。耶鲁非常重视“通识教育”,也就是我们说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它的“通识教育”是通过校内和校外两个空间实现的。单纯传授专门知识是不行的。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和批判地思维,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些对中国大学很有借鉴意义,回去后我们要好好总结研讨会学到的东西,把人才培养的工作搞的更好。 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表示,我们与耶鲁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为学生做的事情太少了。以往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怎样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一个大学的文化和精神是围绕着学生产生的。所以在一些学校,存在着校方和学生往往为一些小事情而形成对立情绪。这次到耶鲁来我所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还要继续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