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明星免试读研是否有悖教育公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15 10:47 信息时报 | |
在日前举行的“刘翔同学表彰暨报告大会”上,刘翔不仅被授予华东师大“优秀学生”称号,而且还将免试直升华东师大研究生,享受硕博连读的殊遇,同时被奖励人民币20万元。 刘翔读研,又是一起高校和体育明星的“联姻”。本来,要想获得硕博连读的资格,必须通过相应的招生录取程序,而现在,华东师大绕过这些程度,采取“特事特办”方法 问题是,本来严格的高校硕博连读的招生程序在名人效应面前,最终只能变得如同一纸空文。高校如此自降门槛,合理合法吗?我也知道,如果真的按照真正的“招生程序”,要通过相应的专业课和公共的考核,那样,高校研究生入学的“门槛”对刘翔来说,实在是太高了,要想跨过去,刘翔恐怕只能是无能为力。我并非是粗暴否定他吸收文化知识的能力,因为我知道,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一种较为科学的、系统的选拔性考试,它背后是很难离开“十年寒窗”的艰辛的。对于将整个青春岁月都放在“赛场”上的刘翔来说,通过正常程序,实现研究生“圆梦”,我真的乐观不起来呀。 其实,这几年社会上对于明星上大学能否走“特招路线”一种存在分歧。许多专家认为,明星“特招”违背了宪法赋予的公民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不合理的侵占。特别是那种基于对明星“星光”的一种势利和膜拜之下的“特事特办”的招生,已经备受世人诟病。 不管怎么说,体育有体育的规则,招生也有招生的规则。这种莫名其妙的、以奖励的方式进行“特招”,显然不符合现有的高校研究生招生程序和法规。所以,我认为,这种“特招”实际上既是侵犯了其他考生平等的受教育权,也直接损害了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本身的公平和公正。相关部门应该对此有个明确的说法。(江 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