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高校要敢于行使办学自主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4 14:47 中国青年报 | |
最近到江苏、浙江、山东一带讲学,碰到的几位大学校长都流露出“现在是听官场的还是听市场的”怨言。近几年,政府主管部门对教育工作作了一系列调整,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令人欣慰,很受鼓舞。然而也有一些问题令人困惑。一是提倡“名校办民校”,发展独立学院问题;二是硕士研究生学制要从3年压缩到两年的问题;三是高职的学制要从3年改为两年的问题。此乃“三大决策”。不少校院长对这“决策”不敢苟同,甚至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官场上不顾下面的实际情况发出的指令。关于“名校办 “现在办学是听官场的还是听市场的”,这是一个很棘手、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十分现实必须回答的问题。 所谓“听官场的”,是指听当权者的,听政府主管部门的,听领导的。所谓“听市场的”,就是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办事。 我认为,政府部门对主管的工作发表意见和看法是必要的、正常的。作为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是从宏观上考虑问题,自有其道理。如“名校办民校”,是为了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扩大本科办学规模;将研究生、高职生的学制从3年改为两年,是为了加快研究生、高职生培养步伐。然而,上面的意见是否适合全国各地的情况,是否全国各地都要“名校办民校”,都要从3年压缩到两年,这应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如“名校办民校”,决非所有的名校都要来办独立学院。我认为进入“985”行列的高校,应集中力量向高层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原则上不应办独立学院,以免分散精力。师资不足、条件不足、无潜力可挖的名校,也不宜办独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制从3年改为两年,对部分重点大学以及教学、科研力量较强,生源质量又好的大学是可行的,而对多数高校是不可行的。同样,高职学制从3年改为两年,对那些教学条件好、生源质量好的学校,文科类的专业是可行的;对多数教学条件一般、生源质量又不太好的学校,工科类的专业是不可行的。 到底是听官场的还是听市场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全局来看,应按官场上的统筹安排去做,尤其应让那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先行;但从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来说,则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官方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要求所有学校、所有地区都得统一行动。官场的决策、意见、指令应来自市场,应从社会需求、学校实际出发,不应只从掌握的局部信息、局部市场情况来决定全局的方案。 基层单位、学校一方面要从全局、大局出发,认真考虑和积极贯彻上级部门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从本单位、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赋予高校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应大胆地行使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权力。现在一方面存在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有自主权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眼睛老是盯着上面。 恕我直言,“三大决策”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近几年来连续扩招,导致包括名校在内的多数高校教育资源不足,办学条件的改善跟不上扩招的需求,再办独立学院必将影响教育质量。改变研究生和高职教育的学制,从3年压缩到两年,这是“精英教育”思维模式的反映。现在大多数高校研究生的生源已不是4年前精英教育时期的生源,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基础不够扎实。至于高职学生的生源大多数是高考落榜生或没有考进一本、二本的学生,是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生源,基础较差,要减为两年是很困难的。 官场上的干部应多下基层、下市场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不要老是以外国为标准,以名校为标准,应充分考虑我国教育的差异性,应以“大众教育”的思维模式、以市场为取向,思考问题,作出决策,使官场更贴近市场,那么下面就不会再有听官场还是听市场的两难抉择了。 (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杨德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