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时评:孩子为什么会心生崇黑情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6 11:0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日前,沈阳市教育部门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其中最令调查者感到意外的是,学生们景仰“黑老大”的比率竟胜过崇拜自己的父母,达到了2.9%,而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的学生只有1.5%(《时代商报》10月24日)。其实,这其中最令调查者感到意外和诧异的,恐怕不是其比率的高低,而是在我们正面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校园中,孩子们何以会心生如此令人不堪接受的“崇黑情结”? 面对每百个学生中就有近3个的“黑迷”之窘境,沈阳市某位校长如是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孩子对父母缺乏感恩的心。”即孩子之所以产生如此“崇黑情结”,是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很失败,不但没有让孩子懂得感激,反而丧失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而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则说,“‘郁闷’已经成为时下孩子当中最流行的一个词,一方面显示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更反映出孩子和家长、老师沟通得太少。” 其实,不管是作为校长的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他们都只说对了问题的一部分。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孩子心生“崇黑情结”的诱因归到了家长身上,而忽视了现行教育体制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通过各种手段苦心塑造起来的各式各样的英雄榜样,很少成为孩子们的崇拜对象?而在各类艺术作品中都被贴上反面标签的“黑老大”,却能触及一些孩子的心灵深处,并导致其信仰错位? 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这样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针对孩子们进行的德育教育,不仅从内容上距离孩子们所能感触的生活太远,而且所树形象也太过“完美”。这些英模形象,不仅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显得可望不可及,就是对许多成人来讲,真正学将起来,也存在相当的难度。而那些“黑老大”的人生哲学或处世态度,不仅“平易近人”,“简单易学”,而且其身上泛滥出的各种恶习的碎片,在现实生活中也更是俯拾即是。而且学英模除了得到老师几声廉价的表扬外,在社会上甚至是其父母那里得到的却是阻止甚至嘲弄。 因此,针对少数孩子身上暴露的“崇黑情结”,我们既不必要惊奇和诧异,更没有必要胡乱推卸责任了事,而是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社会行为中,是不是有促使孩子们产生“崇黑情结”的诱因和土壤,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教育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使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知识营养和道德食粮,不仅更为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消化,也更具备诸多人性化的成分,并跟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一起,从而真正让孩子们拥有一块令“崇黑情结”无法插足的“净土”。(文/周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