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商学院看我72变 MBA让人职业大转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6 11:36 精品购物指南 | |
人物:张毅,瑞银证券分析师,2002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借由MBA经历赋予他的抓住机会的能力,张毅实现了从经济新闻记者到证券分析师的人生转变。“改变并非一夜之间,但是它真的发生了。” 跨入商学院:记者变身MBA 1998年,英语专业毕业的张毅加入新华社,在那里当了两年多记者和编辑,之后又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过。大学毕业后近四年的工作实践,使张毅完成了从“内向”到“内外兼修”的性格转变。可是张毅觉得在新华社和公关公司的工作似乎缺乏深度,他希望自己能够精通某些领域的知识技能,成为行家里手。“改行做工程师为时已晚,而之前的工作带给我最大的好处是见多识广,于是有‘万金油’之称的MBA成为我的上佳选择。”张毅当时这样认为。 可是,即便MBA教育真的是万金油,没有学海无涯苦做舟的劲头儿也是徒劳。 感受商学院:“值”就一个字 寒冬腊月,子夜,热气腾腾的火锅,一桌指点经济、激扬管理的年轻人……这不是电视剧的场景,而是张毅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苦中作乐的真实写照。“那时候,每天十几个小时紧张学习之后的宵夜几乎成为我寒窗苦读的动力。”张毅说。 MBA在人前的风采是以背后繁重的学习压力为代价的,张毅在二十几门课和几百个案例的重压下还投入了更广泛的“社会活动”:到基金公司和投资银行实习、为上海证交所做咨询项目、去伦敦商学院做交换学生、参加欧莱雅全球商业模拟大赛、组织金融俱乐部活动。这些其实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学习,活动中,大家开始以更现实更积极的心态在各种诱惑和压力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属。 还好他可以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得到放松。在中欧,每周都有令人应接不暇的讲座、论坛、酒会以及各类体育赛事,还有每次考完试后的疯狂Party。张毅说,“也许这就是国际化的现代职业经理人的生活方式。” 从开学前夕在上海交大狂补高数到毕业典礼,两年的MBA生活被张毅形容为“一部电视剧的题材”。无论是苦还是乐,张毅的“总结报告”就一个字——值。在中欧的加油充电帮助他成功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金融行业。 经历商学院:看我72变 “改变并非在一夜之间,但是它真的发生了。早在当记者时我就对金融产生了兴趣,不过仅仅写两篇报道无异于隔靴搔痒。在中欧学了七、八门金融和投资的课程,结识了不少金融界的精英,还去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中心实地考察学习了三个月,总算闯进了我原本望尘莫及的投资银行。”张毅说。 看来MBA这个“万金油”真的在张毅身上发挥了作用。毕业时,张毅已经从一个财经记者转变成投资银行的证券分析师了。张毅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这种改变,“无论是对工作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角度及方法,还是交际圈子以及人脉关系,所有的变化都能让我觉得今非昔比。” 尽管张毅说找工作的成功与否跟运气如何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坚信,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有付出才有回报。中欧留给我们的不是一张镀了金的文凭,而是追寻梦想的动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