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博士做全职爸爸是否会扼杀孩子的无限可能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0 11:31 中国青年报 | |
我特别期待中国产生各式各样的民间办学机构,也特别期待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各式各样的学生,使孔子所谓的“因材施教”能够得到哪怕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实现。但是,我对男博士做全职爸爸,一心一意培养女儿成为“早熟博士”的教育教学方法却不敢苟同。 有报道说,今年47岁的袁鸿林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和南开大学博士学历,会英、日、法 按现行教育体制,一般博士生毕业时已经快30岁了。而按照袁先生的教学计划,袁小逸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可博士毕业。至少可以比同龄人提前七八年。袁先生的目标是把她培养成反应敏捷的同声传译,或掌握多种语言的全球性信息情报类高级研究者。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遍育天下英才,却往往不敢教自己的孩子,一般都有“易子而教”之说。为什么?因为师生之间,适当地留一点距离和神秘感是必要的,距离和神秘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教师权威的源泉之一。因此,袁博士敢于亲自当自己孩子的老师,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但却未必是科学的、最有利于女儿成长的。 在孩子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老师的赞许、同学的钦羡等等。可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却被袁先生抽成了一个真空,来自家长的压力毫无疑问将成为袁小逸未来学习的主要动力,甚至是惟一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快乐成长、快乐教学,不过是家长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 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成为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更重要?还是成为一个身体健康、人格独立、心智健全、善于合作的人更重要?把孩子包裹在真空里,她的智力可以得到不断开发和刺激,但是她的情商呢?她如何与同伴们相处?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虽然眼前有孩子“陪读”,但这却更强化了袁小逸众星捧月的“中心地位”,将来,她又该如何面对失落?我想起了人称“浙大第一愤青教授”郑强手舞足蹈的演讲: “我们系里有一个女同学,一天到晚没有笑脸,就是为了得到高分数、得到高额奖学金,我很痛心!我和她说,你这是在用青春换荣誉、争光环,你今后的心灵是要受创伤的!我希望她不要看重明年从第一名掉到第二名,后年从第二名掉到第三名……也许,分数越高,学生受到的伤害越大,三分之二已经‘精神残缺’。” 袁博士坦言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现代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标准件。然而,从孩子5岁开始,袁先生就已经按自己的设想给她设计好了未来的道路,并且一路怎么学习都已安排好,这难道不也是在按自己的模子将孩子铸造成另一种“标准件”吗? 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高中之前的所有教育,都只是为这种可能性打基础。情商、智商、身体素质,这些基础打得越牢越深广,未来的可能性越多。从小被人为设计了惟一一种可能的人生是可怕的,也是有99%的可能不适于当事人的。这种学习的“功利目的”越明确,就越悲哀。况且,袁博士辛辛苦苦读了个博士,其“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社会再培养一个博士?从社会和人生设计上,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当然,如果袁博士兴趣在此,权当我是废话。但起码要考虑一下女儿未来成长的无限可能性,因为这也是她的“发展权”。 (童大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