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教育关注:苏北地区教师缘何孔雀东南飞(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2 11:09  人民网-华东新闻

教育关注:苏北地区教师缘何孔雀东南飞(附图)
一些地方名目繁多的“捐款”,让老师们不堪重负。


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和教学条件,是每一个老师所向往的。

  近几年,苏北一些地方的教师大量流向苏南。这一轮新的“孔雀东南飞”引起人们关注。东南飞的孔雀,其实不无“五里一徘徊”的酸楚,欠发达地区为留住教育人才的
苦心和无奈更让人沉重。

  近日,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教育厅的评议会上,省人大常委白雪的一项调研结果,再次引起人们对苏北地区师资流失问题的关注。她在调研后惊讶地发现,某市5年来累计流失1000多名教师,其下辖的一个县,3年内先后流走了500多名教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苏北教师离开故土重新寻找岗位?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欠发达地区政府为改变这个状况作了哪些努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苏南苏北作了采访

  “我们也有选择好生活的权利”

  深秋的夕阳,慵懒地照在苏州木渎古镇的街道上,气氛格外安详。

  两年前从徐州某县“南飞”的李宝林老师,如今在木渎镇上悠闲地过着他所喜欢的小康生活。担任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后,根据学校的优惠政策,他在镇上已拥有一套近200平方米的住房。李老师因此被同事调侃为“百万富翁”,儿女也来到自己身边上学了。

  “这可是几年前从未想过的变化。”42岁的李老师掩饰不住满心喜悦。在家乡,他的年薪才1万元出头,由于名目不少的“捐款”,一年下来被“捐”出去的就有2000多元。2002年离开时,李老师还被扣掉90多元的2003年度报纸杂志费。他说:“最怕地方上搞城建,一搞城建,本来就不丰满的钱包又要瘪下去一块。”

  比李老师早一年来木渎中学的郁建石,说到“捐款”也很无奈。曾是盐城某市级中学高级教师的他,扣款标准“和副县长同级”。有一个月,同为教师的夫妻俩,被扣掉了700元作为当地建设高速公路的集资。“离开那里,最大的原因还是待遇问题。”郁老师说,“刚来木渎时,带4个班级,还要做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但付出的劳动有公平回报,物有所值,劳有所得,心里踏实。”

  郁老师爱人在木渎中学担任外语教师,夫妇两人享受学校分房政策,花了11万元买了镇上一套138平方米的住房。作为学校“首席教师”,郁老师对年薪颇为满意。他透露,年终考核时,“首席教师”奖金最高可拿到3.2万元,一般教师也能拿到2万元。

  郁老师在苏南逐渐安定下来,同乡的王宣东老师坐不住了,得知这里的待遇优越,也拖家带口到木渎安了家。办公室里,王老师正忙着在笔记本电脑上写教学方案。他说:“这是学校为每个教师补贴8000元配备的。学校有宽带,上网很方便,查资料、备课、出习题,教学更科学了。”听说有记者采访,同屋的老师们三三两两围上来自我介绍———“我是从海门来的”;“我来自南通,这里从苏北来的老师有不少”……

  “谁不想来啊?干同样的工作,压力也差不多,当然想到好地方来。我们也想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据李宝林介绍,每年都会有10名左右的苏北籍教师加入“南飞”木渎的队伍。

  记者问哪个地方的教师流失最多?他们异口同声:当然越往北的地方走掉的越多喽!记者采访中感觉到,苏北一些地方对采访师资外流现象比较敏感。打电话到某县联系采访时,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一位同志语气肯定地说,我们尽量保证教师工资的发放,没有教师外流现象发生。

  “优秀师资流失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连好学生也走了”

  李宝林的同事、依然留在徐州某县中学任校办主任的王老师,说到师资流失问题时,心情沉重。近三四年来,流失的老师累积起来已有好几百人,尤以2002年最为严重。那年9月份开学时,学校几乎不能正常运转。走的都是富有教学经验、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临时招聘的教师一时不能衔接,高三年级的正常教学一度陷入困境。

  “最遭殃的是学生。老师一走,学生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王老师痛心地说。

  余下的教师中也有不少萌生去意,纷纷到苏南各地应聘求职。按照在南京金陵中学任教的“南下”老师朱从国的说法,苏南学校办学起点高,待遇优厚,每年有成千上百的苏北老师投来求职简历。如今金陵中学200多名教师中,十之七八都是苏北来的。

  如东县地处苏北,县教育局副局长冯小临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待价而沽无可厚非,但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损失。江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如东优异的教育质量使得当地老师在人才市场上很抢手,一些外地学校只要一听说是如东的老师,就全收下了,连档案都可以不要,还帮着解决家属工作。对此,冯小临满脸无奈。

  “得师则兴,失师则崩”,仅2000年和2001年间,如东县骨干教师走了20多名。如东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樊志瑾备感压力。那段时间正值学校扩招,教师缺编,学生没人上课,对学校发展带来直接和巨大的阻碍。

  随着优秀师资日渐稀少,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也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苏南的学校。江南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知名度,还到苏北地区“买”素质优异的好学生。李宝林说:“有些学校,顶尖的前20名学生都被别的学校挖走了。学生也乐意去,不仅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还能免去三年学杂费,还有更多优惠条件。这些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后,学校大张旗鼓造势,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生源。好老师走了,好学生也走了,南北地区间教育资源差距越拉越大。”虽然已经跳槽到了南边,但李宝林为家乡教育现状的担忧显而易见。


不甘人才日渐流失的苏北地区,正以软硬件各项条件的改善努力吸引“南飞”教师回归。

  外面的世界精彩也无奈。得到的多,失去的也不少

  “‘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中秋节、国庆节过去了,下面就是元旦和春节了。其实还不是,下面的节日应该是我们县中的校庆。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校庆60周年那天,洒满阳光的、花团锦簇的校园,满面春风的领导、老师和校友们……”

  在这封写给原就职中学领导的邮件中,正在南京金陵中学任教的朱从国怀念母校之情满溢字里行间。离开是不舍,离开很无奈。朱老师坦言,过去实在太清苦了,劳动得不到等价的回报。去年离校时,学校为了留住他,提出索要5万元赔偿,他至今耿耿于怀:“‘廉价’服务了10年,我还没要损失费呢!”但是,发一通牢骚后,他还是请记者在报道中要多为母校说说话。

  朱从国因为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而离开,但对于李宝林来说,则完全是生活所迫。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夫妻两人每月加起来也只有两千元工资,日子过得太紧了。李宝林说,趁着自己不到40岁、又有高级教师职称,还能找到个好工作,孩子也可以有个好环境,要不,以后越来越难了。

  领略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南下的教师也感到外面世界的无奈。朱从国的薪水比原先翻了倍,在南京也成了“有房一族”,但总有些失落感。他说:“有得也有失。苏北教育质量让人刮目相看,每年高考后,看到学生一拨拨考上名牌大学,教师特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现在,工资多了,成就感却减少了。对于我们这样的民办学校老师来说,职业风险也很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啊。”

  改变师资流失的状况,欠发达地区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

  “人才向人才聚集的高地流动,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博士文军认为,从宏观上讲,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人才是必然现象。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海南等地是人才争相前往的地方,现在,苏南又成为苏北教师的向往之地。但从微观上看,人才流失对流出地的损失不言而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政府政策调控,改善教育环境,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强制手段。

  “培养老师的苏北地区好像是种菜的,吸引老师的苏南地区就像是吃菜的。老师南飞,对本来就属经济弱势的苏北地区来说,是个很大的冲击。”苏北地区的一位教育局长这样评价师资流失现象。

  背井离乡去外面闯荡,老师们各有各的取舍,各有各的所得。但对于流出地来说,留不住人才,无论如何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现在,朱从国的爱人正在办理从家乡中学调往南京某学校的手续。她面对的是家乡学校提出的几万元赔偿。

  “正是这几万元的高门槛,让不少想走的老师望而却步。”尽管有些不服气,但朱从国认为,当地管理部门出此对策情有可原,“不过话说回来,真想走的,这样拦也拦不住。”

  看来,对于地方来说,要留住人才,除了被动地用高门槛不让他们走之外,应该主动地探索和构造更人性化的环境来留住人。诚如文军博士所说,一时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可以努力去改变小环境。

  目前,一场规模空前的“留人工程”正在如东教育界展开。如东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樊志瑾说得很实在:“老师们干得很辛苦,但不能让他们‘心’也苦。要让那些干得苦、干得累的老师们多劳多得,优劳优得。”2002年,由如东县财政补贴120万元,如东中学开始实行以课时津贴为主要内容的工资改革,每学期末增加考核和奖励。今年,如东县中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可达3万元,高级教师达到4.5万元。

  安居才能乐业。2001年,如东县中搬迁时,140套教师公寓被列入学校的建设规划,教师不仅可以用7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房,每年还可按照工龄享受最高为8000元的购房补贴。

  物质条件满足了,精神上更要鼓励。今年教师节,如东县政府不仅在县里设立主会场,在每个乡镇也设立了分会场,隆重表彰100名奉献在第一线的乡村教师。冯小临一再强调,乡村基层教师是最苦最累的,无论如何也要保证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心。据该县先民中学副校长孙刘华介绍,这两年来,县里再也不向老师集资了,每个月的工资都能百分之百地发下来。而在前几年集资风最厉害的时候,该校有个年轻老师,一个月工资只拿到几十元。

  面对苏北师资流失的现状,专家们也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在考察了苏北大部分地区教育状况后,江苏省人大常委白雪认为,应该在教育方面给予苏北地区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苏北,支援当地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地方而言,也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光“卡”是不可能的,也“卡”不住,要建立多元化的选择途径,让人才回流。

  事实上,“回流”现象已经悄然出现在苏北大地。如东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在领略过“外面的世界”后,重新回到了母校。不仅如此,如东中学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引来了外地的“凤凰”。去年,从湖北黄冈来的7名教师,已经成为学校骨干,专注着自己的教育事业。(本报记者 王有佳)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MP3 手机 相机
 
服饰 首饰 护肤

旅游 电脑 礼品

精品折扣一拍网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 分类信息 立の本环保电池出租店今年哪些项目最赚钱? 05年投资热点最新商机
·高血压人要“解放”! ·科学战胜痛风顽疾! ·开麦当劳式美式快餐店 ·中国企业 全球生存
·三联疗法治疗皮肤癣! ·火爆时尚充气千斤顶 ·迎春节快开花坊专卖店 ·最新的医药健康资讯
·非淋菌尿道炎前列腺炎 ·粥全粥道,发财之道! ·哇!电池出租年利百万 ·高血压——全新突破!
·根治胃肠病、失眠抑郁! ·投资壹万年利十五万! ·开唐林香烧鸡烤鸭店 ·基因透析法"治疗肝病!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989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