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今天还是明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5 13:51 新浪教育 | |
第八章 今天还是明天 明天是空想家最“强大”的武器;行动者的利器则是今天。 明天,既是懒虫们的工作日,也是傻瓜们的改革时,更是凡人们躺着梦想升天的好日子。 “Tomorrow is the day when idlers work, and fools reform, and morta —— 爱德华·杨格(Edward Young),著名诗人 如果你还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行动者,那么,你必须从今天开始做起,也惟有从今天开始做起!切勿依赖明天。 如果你总是把问题留到明天,那么,明天就是你的失败之日。同样,如果你计划一切从明天开始,你也将失去成为行动者的所有机会。明天,只是你愚弄自己的借口罢了。 著名作家玛丽亚·埃奇沃斯(Marie Edgeworth)对于“从今天做起”而不是“从明天开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见解。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如果不趁着一股新鲜劲儿,今天就执行自己的想法,那么,明天也不可能有机会将它们付诸实践;它们或者在你的忙忙碌碌中消散、消失和消亡,或者陷入和迷失在好逸恶劳的泥沼之中。” Atari公司的创始人,电子游戏之父诺兰·布歇尔(Nolan Bushell)在被问及企业家的成功之道时,这样回答到:“关键便在于抛开自己的懒惰,去做点什么。就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人会即刻着手付诸实践。不是明天,不是下星期,就在今天。真正的企业家是一位行动者,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从空想家到行动者的转变不可能不疼不痒,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但是,这一转变又是现实的,我本人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再没有比我更伟大的幻想家了。我的毛病便在于缺乏自律,懒散、拖沓、不信守承诺、缺乏毅力等等,都是缺乏自律这个毛病的症状。而我给自己开出的药方便是“明天”。“明天”总是能够让我的症状得到一时的缓解,却永远无法根治。当它们下一次光顾时,唯一的解药只能是另一副“明天”。显然,我的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缺乏自律能力)。这正是“每天都尝试着做一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对于我的意义所在,我相信,对于你来说也同样适用——不论你的自律能力如何。只不过,这样的尝试必须从今天开始。 “总有一天”综合症 “总有一天我会长大,我会从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那时,我将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总有一天,在偿清所有贷款之后,财务状况会走上正轨,孩子们也会长大,那时,我将开着新车,开始令人激动的全球旅行……总有一天我在考虑退休,我将买辆漂亮的汽车开回家,并开始周游我们伟大的祖国,去看一看所有该看的东西……总有一天……” “Someday when I grow up, finish school and get a job, I’ll start living my life the way I want……Someday after the mortgage is paid off, the finances are on track and the kids are grown up, I’ll drive that new car and take exciting trips abroad……Someday, now that I’m about to retire, I’ll buy that beautiful motor home and travel across this great country, and see all there is to see……someday……” ——艾德·佛曼,演讲家,美国众议员(Ed Foreman) 我们总是自欺欺人的暗示自己:只需等待,美好的未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它会出现。然而,就是这个画饼充饥的愿望,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 * 我将获得梦寐以求的那份工作; * 我将开始锻炼身体; * 我将开始执行健康饮食的计划; * 我将还清所有的债务; * 我将开始规划预算; * 我将得到晋升; * 我将开始去做义工; * 我的婚姻状况将有所好转; * 我将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们相处…… 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这一切将变成现实。 付诸行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进行了持续而有目的的实际行动。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我们往往说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梦想得太多,希望得太多,我们甚至计划着某种非凡的事业,最终却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告终。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改变,那么,我们便必须采取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行动。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至关重要。 就像我的祖父经常告诫我的那样:“好行动与好意愿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没有任何共同点!”罗伯特(Cavett Robert),这位全美最杰出的演说家,曾经这样说道:“积极的人生构筑于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之上——而不是那些我们不曾接触的事情。永远不要忘记,构筑人生唯一的原材料便是积极的行动。” 假定树上栖息着五只鸟,现在,其中的三只打算飞走。还剩下几只? 还剩五只!打算飞走和真的飞走完全是两码事。区别就在于实际的行动。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付诸了实际行动。 “The one thing that separates winners from losers is, winners take action!” ——安东尼·罗宾(Anthony Robbins)著名的潜能开发专家,《唤醒心中的巨人》的作者 行动,行动,再行动。 “Action, action, and still more action.”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第26届美国总统 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对比似乎既简单又浅显,但是,它所蕴含的智慧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太多的人在坐等机会的自动降临,在期待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自己一觉醒来便会梦想成真。这显然十分荒谬,但是,所有的空想者正是每日生活在这样的幻觉之下。 1932年的经济大萧条期间,一个年轻人从某大学毕业,获得了社会科学的学位。关于自己未来的生活,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指导,也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他的困境总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那个年头的工作岗位极度稀缺。年轻人开始等待,希望有什么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同时,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他整个夏天都在一家当地的游泳池干起了救生员的老本行。 一位经常来带孩子来游泳的父亲对年轻人十分友好,并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兴趣。他鼓励年轻人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看看究竟最想做点什么。年轻人听从了他的建议,在随后的几天中,他开始检讨自己。最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最想成为一名电台播音员。 年轻人告诉了这位长者他的志向,这位长者鼓励他采取必要的行动,使梦想成真。随后,他走遍了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努力使自己进入广播行业。终于,他在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市停住了流浪的脚步,成为了WKOC公司的一名体育播音员。 “终于找到了工作,这多美好呀”,后来这个年轻人坦率的说道,“不过,更有意义的是,我知道了应该去行动这个道理。”这番经历,正是让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把梦想付诸实践的关键。 有多少想法,多少梦想,多少好打算,都被你闲置于树枝,原因仅仅是你的决定没有得到有目的的实际行动的支持啊。 莉莲·卡茨(Lillian Katz)十分清楚,幸运不会无缘无故地眷顾谁,只有采取行动才能捕获幸运。年仅24岁,并怀着第一个孩子的莉莲,四处找寻着能够补贴家用的办法。莉莲利用婚礼时亲朋好友送给自己的贺礼中省下的2,000美金,添置了几件简单的设备,并在一本流行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小广告,开始推销自己个性化的汉堡和减肥食品。在1951年,她敢于把自己的突发奇想变成产品的做法不仅标新立异,而且还带有某种革命性的意味。广告词中这样写道:“要做个性十足的第一人。” 订单源源不断,莉莲的业务不断壮大,莉莲当年的目录直邮公司,现在已发展成LVC国际集团,年销售额高达2亿美元,拥有上千名员工,每周处理的订单超过30,000份。莉莲的成功正是因为她没有守株待兔,而是以有目的的实际行动去成就所有的一切。 成功人士总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条件去抓住机遇。不过,下面故事中的主角却采取了相反的行动。 上帝在哪? 有这么一位老兄,家里发大水。就在水马上就要漫过他家前厅的门坎时,开着四轮卡车路过的邻居好心地表示,他可以载上这位老兄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但是,这个友好的提议马上遭到了断然拒绝,这位老兄的理由是上帝绝不会袖手旁观。随着水面不断升高,他不得不爬到了屋顶上。 这时,一条小船驶过并表示可以把受难的老兄带到安全的地方。提议再次遭到了断然拒绝,理由仍然还是对上帝的信念。 水面还在不断升高,已经漫过了屋顶,眼看这位老兄就要一命呜呼。就在此时,一架直升飞机飞过,并抛下了一根绳子来营救几乎已淹在水中的老兄。但是,他又一次断然拒绝了营救,拒绝去抓住救命的绳索,理由同样是对于上帝的忠诚信念。 就在死亡即将来临之际,这位老兄绝望地抬起头,对着上天呼喊道:“上帝呀,我如此忠诚地相信你会来拯救我。可是,你为什么没有呢?” 突然,一个来自天堂的声音说道:“你究竟想让我怎么做?我派去了一辆卡车、一条船、甚至一架直升飞机!” 为了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要积极地行动。其实,每个人都具备着充分发挥上帝赋予我们的潜能的必要工具、能力和条件。但是,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去实际地做事情——目标明确且持之以恒地去行动。 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呢?今天就付诸实际行动吧!设定你的方向,再利用习惯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