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婷:反偶像时代的一片落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5 10:34 厦门晚报 | |
无疑,这个时代是一个反偶像的时代,而曾经风光无限、如今深陷绯闻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就像这个时代一片飘零的落叶。 《哈佛女孩刘亦婷》创造了一个教育界和出版界的神话。而一位名叫萧愚的自由撰稿人经过两年多的调查、分析、推断后,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对刘亦婷进入哈佛大学的“真相”进行了披露:刘亦婷是被父母包装成天才的普通女孩,不是靠什么超凡的综合素质进入 一场“反偶像”与“挺偶像”的口水战刚刚开始,相信经过媒体一番穷追猛打的“扒粪”后,真相最终会浮出水面——不过,随着《“哈佛女孩”刘亦婷并非天才?不靠才学靠关系》这条新闻的广泛传播,刘亦婷身上的偶像光环已在大众怀疑的目光中渐渐散落。 万幸的是,刘亦婷赶上了一个父母望子成龙近乎疯狂的时代,这让她成为偶像;万万不幸的是,她又遭遇到一个反偶像的时代,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在试图剥去她的偶像光环——这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已经成功地消解了赵忠祥、牛群、赵安、杨澜、吴征、吕日周、妞妞等偶像身上的迷彩。 媒体可谓是反偶像的急先锋,媒体在破坏一个偶像中获得的快感要比从建构偶像中获得的快感强烈得多,正是这种强烈的快感促成当下中国媒体兴起一股反偶像的“扒粪运动”:眼睛紧盯着偶像,闻“偶像污点”而动,攻其一点后穷追不舍,扒出“粪”后还密切关注,直到真相完全浮出水面——这一切可以从赵忠祥、牛群、杨澜、吴征等事件中媒体的兴奋看出来。 过去的媒体大都是以“塑造偶像”为特征的,从“制造偶像”中获得快感:盯住好人好事,寻找社会的闪光点,寻找行业典型,然后用铺天盖地的报道给典型披上神奇的色彩,典型普世地渗透后,就成了偶像。“反偶像”的价值观是媒体社会化和市场化后的选择:价值多元的社会对偶像并没有多大的依赖,反偶像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 其实,公众“偶像价值观”的嬗变是反偶像潮流最强大的动力,在读者口味决定一切的口号中,这甚至决定了媒体“反偶像”的态度。 如今的公众如何看偶像呢?更多的人是把偶像看成一种利益的综合体。比如说,刘亦婷的偶像背后,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畅销带来的滚滚利润和名气带来的种种利益;“亮晶晶”偶像的实质,是巨额的广告费、排队的广告单和到处赶场的商业活动——而过去是不一样的,人们从偶像中看到的,更多是精神和道德的光环,是象征性的品质,比如说赵忠祥的满口仁义道德的道学光环,牛群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裸捐”精神,杨澜自强不息的奋斗品质等等。 既然公众看透了偶像的利益本质,那么偶像就没了什么神圣性,失去了精神的包裹显得十分脆弱。“利益”没有什么污点不要紧,一旦有了污点,光环就会失去。比如说前段时间的刘翔,不管你做多少广告,公众照样会当你为偶像,一旦和烟草企业挂上勾,网民就开始愤怒地“反偶像”了——当下的刘亦婷也面临着同样的质疑:是不是一个骗人的神话?还有,既然偶像被看做是利益的综合体,偶像是利益的代名词,人们为何不可以通过“反偶像”来营造关注从而获得利益呢? 网络是偶像最致命的杀手,网络让偶像的信息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信息闭塞时代是形成偶像的时代,因为信息的有限、单渠道披露最容易制造偶像了,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偶像们光彩照人的一面,陷入“一俊百俊”的错觉。而网络的普及则颠覆了信息闭塞,让偶像全息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如此,偶像也就失去了遮掩。我以前很崇拜某位女星,可在网上看到了她未化妆时的形象时,立刻大倒胃口;本来觉得央视某个女主持人很清纯,可在网上看到记录她开车撞人后失态表现的文章后,顿生讨厌之感——也正是因为有了网络,《“哈佛女孩”刘亦婷并非天才?不靠才学靠关系》的新闻才流传开来。 生不逢时,偶像刘亦婷遇上了这样一个无坚不摧的反偶像时代,也只有任凭媒体兴奋地“扒粪”、网络全息的传播和公众无情的抛弃了,认命吧!下辈子做个凡人。(文/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