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5 15:1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三阶段 1.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三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经济集团加快发展。 (二)第一阶段,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 (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三个文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美元与黄金自由兑换, 二是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 (2)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29日,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霸权起了重大作用。 (3)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 (4)提出“第四点计划”。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对外政策的第四点“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以控制不发达国家中的受援国。 (5)建立“经济安全网”。 (6)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三)第二阶段,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 1.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霸权地位丧失的标志 1971年和1973年尼克松政府两次正式宣布美元贬值,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丧失。 2.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标志 1975年召开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标志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苏联60年代经济实力增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都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 (四)第三阶段,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1.欧洲联盟 (1)发展状况:其前身是欧共体。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确定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1月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1995年成员国增至15个。1997年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确认建立欧洲银行和1999年1月1日发行欧元。2000年2月欧盟首脑会议确定五年发展目标,要建立政治联盟,包括外交和安全联盟,使经济集团化不断发展。 (2)特点: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到2004年5月1日,拥有25个成员国。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发展状况:1987年10月美国与加拿大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起又吸收墨西哥为成员国,形成北美贸易区。 (2)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3.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 (1)成立及发展过程:1989年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建议下,美、加、澳、新、韩、日等六国以及东盟在堪培拉举行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委员会,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其后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俄罗斯、秘鲁、越南相继加入。2001年10月第九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在上海召开。 (2)宗旨:广泛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技术交流,是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宗旨。APEC的协调机构是高层会议,该组织常设秘书处在新加坡。 (3)性质: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政府间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4)特点:APEC成立以来,已为国际经济合作创立了一种独特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该方式承认多样化,允许灵活性,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调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坚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避免高度机械化和强制性,对各方形成约束,以利不同发展水平的各成员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以利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