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公平还是程序正义 大学招生到底要照顾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02 09:55 新京报 | |
12月1日,薛涌先生在《新京报》发表《大学招生唯考试是片面公平》,对我在《大学招收运动员不能破坏社会公正》(11月30日《新京报》)中对他的批评意见提出反批评。对此,我很欢迎。 薛涌先生说:“徐先生的基本观点是,大学招收运动员破坏社会公正。”我没有这么说,也绝不会有这种观点。我在文章中说得很清楚:“没有人主张运动员不该上大学。不 我在文章中说,“高等教育在我国是十分稀缺、引起极大竞争的资源”,而在美国情况不是这样。我觉得这是公认的事实,不必也没有篇幅加以论证。薛涌先生断定我错了,但没有说出任何根据,只有一句笼统含混的话:“在稀缺的问题上,中美并非没有可比性。”根据最新资料(《社会蓝皮书——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我国每100人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只有4人左右。美国的数据我知道得不准确,大概是中国的10倍以上。薛涌先生不同意我的判断,请不要只说“错了”两字,而要拿数据说话。 薛涌先生说:“徐先生认为,衡量公平的标准,就是考试。”我在什么地方说过这样的话?说有人不经考试就上大学不公平,并不等于主张公平的标准就是考试。这是简单的形式逻辑问题。我们说打人不对,不能因此说凡不打人者都是好人。 只凭考试成绩选拔大学生,肯定不是最理想的办法,因此也不是最公正的办法。 但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别的办法弊病更多。确实如薛先生所说:“那些富裕家庭的子弟,从小有资源上好学校、请家教,在高考中占明显优势。”但任何人都知道,金钱不能完全代替智力和勤奋。 更重要的是,如果开很多破例的口子,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会以种种借口和途径进入大学,被挤走的平民子弟要多得多。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大学招生要不要程序正义。我认为目前的考试制度是次优,薛先生认为很不合理。问题在于,我们现在应该暂时但严格地照现行规矩办,还是可以任意破例,大开口子? □徐友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