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0 15:28 双博士丛书 | |
31.【答案要点】(1)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2)两位画家认识的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选择、加工、处理 (3)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性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影响而认为认识的主体决定认识的结果。 【解析】这道辨析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关键是考查考生对“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观点的理解。回答此题,要先说明认识的过程,再说明认识结果是由什么决定的。不要只停留在对原理表层的把握和理解,而要将其所包含的深层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揭示出来。 32.【答案要点】(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由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比重减少,同量资本推动的劳动力也减少,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获得的利润的相对量相应减少。因此一般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2)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资本家所得的利润绝对量的减少。这是因为随着资本的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资本总量在不断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短,从而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或利润的总量仍会不断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大,事实上是相伴发生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解析】突破点在于指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下降,利润量却有上升的趋势。 33.【答案要点】正确。早在1958年,针对一些人取消商品经济的论断,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同时,他还提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他结合我国当时的情况,指出我国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本质差别,提出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毛泽东还肯定了斯大林说的“决不能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自在的东西”这一论断,进一步提出判断商品生产的性质的标准。这个判断标准就是:“商品生产,要看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毛泽东十分清楚地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两个条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范围,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价值规律进行了探索,奠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这一新增知识点,必须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