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博士弃学而歌是不是教育的悲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9 11:16 E时代周刊 | |
[背景]一位名叫孙逊的搞激光研究的工学博士,曾经的理想是当一位科学家。这位博士在科研上遭遇了失败,又不想从事“简单的技术工作”,于是决意放弃科研,并且拒绝了留校任教和导师推荐的研发工作。由于“激光专业的博士生如果毕业后不搞科研,确实没有什么可去的单位”,所以该博士被几十家公司拒绝过。在找到工作后,仍然老是想今后的路。在某一天晚上,其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段旋律……由于从小就迷恋音乐并且有一定天赋,于是该博士逐渐走上了音乐的道路。(据《武汉晚报》) 以前曾经有“北大才子卖肉”的事,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如今又出现了一位博士歌手。有些网友不禁要问:这是不是教育的悲哀? 比如有位网友认为:“我国的科技体制是该改改了,培养那么多硕士、博士,最后还是做市场,直接与钱打交道,实在不值。我认为除了国家投资基础研究外,还应该要求相关企业增加研究资金——利润的30%用于研究,40%用于企业发展,30%用于员工福利。”但另一位网友表示对这件事不好过多褒贬,不过他也承认这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中国学术界的悲哀”。这位网友还语出惊人:“某些流连在学术界的所谓科学家,其实并不爱科学,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做科研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最忌急躁,所以有网友认为这位弃科研当歌手的博士,不但“在科学领域很难有所建树,当歌手肯定也不会成功”。 也有网友从理想和金钱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 有一位自称与这位博士认识的网友发言说:“我认识孙逊。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在校园里待得太久的人都有这种倾向)。科学家曾是他的理想,他去做了,没有实现,所以他转向另一个兴趣来完成他的理想。这是无可厚非的。只因为我们大都是俗人,按照世俗的观念来为人处事,所以觉得他的行为有些突兀。”也有不少网友欣赏这位博士的选择,比如:“我是78级的大学生,今年已经42岁了。看了关于这位博士的报道感触颇深:一个人如果能真正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和工作,即便是伤痕累累,也是有意义的。佩服这位博士的选择!” 另外有个别网友认为这位博士“不务正业”,对此有网友反驳道:“我是一名工学博士,在高校工作,每课时的补贴20元,可我给两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进行家教,每课时能赚到50元——我不费吹灰之力拿到的钱,比我辛苦工作拿到钱的还要多,有人肯定要说这是不务正业了。但我们靠出卖知识养家,金钱是价值的体现,金钱不重要是对有钱人说的,对于为了维持生计而要赚钱的人来说,金钱是第一位的。”有一位“同病相怜”的网友立即作了回应:“我支持你,我这个月工资扣完房租、水电费和应该缴的税,再加上奖金、各类津贴,也不到2000块。而且我在做所谓的科学工程,根本做不到自己喜欢做的方向。如果我会唱歌,我也会去的。” 话题综述 按照传统的思维,博士改行当歌手这事是不太能被国人所接受的。大家首先会想到的一点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咱们国家的博士毕竟还很少,而当一名歌手并不需要博士这样的高学历。其实观念都是“循序渐进”的。以前大家还觉得专业不对口是一件挺浪费资源的事,现在这样想的人恐怕不多了,因为从学校毕业后改行的人太多了。中国人活得太压抑了——博士为什么不能当歌手呢?(文/冯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