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李源
李源:政府评出的首届优秀校长
当选理由
李源校长和他带领的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五中在传播、发展、创造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要求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学校教学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硬件、软件建设成绩显著,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五中高考升学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每年升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稳定在95%以上,近三年有114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从2001年至2003年,五中一直是东城区获奖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在第三批示范高中的验收中,北京五中以最高分通过专家组的评审验收。2004年9月,李源校长获东城区政府第一届优秀校长称号。
李源校长个人简况
李源校长曾在语文教学工作上耕耘了33年。曾获市教委第三届北京市中学惠普优秀教学管理专项奖,获东城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以校为家,爱生若子,推己及人”
李源校长与五中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连,李校长曾在五中就读六年。1968年至今,已经有36个年头。在36年的教育生涯中,“以校为家,爱生若子,推己及人”一直是李校长自己人品追求的目标。
爱,是李源校长生活和工作中的主旋律。生活中的李源是一位孝子,他的父母亲、岳母三位老人都年迈多病,去世时已是80多岁的高龄。多年来,李校长默默地对老人们尽着孝道,同时肩挑学校管理的担子。白天在学校紧张工作,晚上在医院陪床,长期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也让李校长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但他从未因身体原因影响工作。每天5时起床,给老人们做好饭,安排好一天的生活,6点30分赶到学校,晚上六七点离校,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
李校长说,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苦、选择了奉献,奉献的伴侣就是自我牺牲。
理念:“以师生一生可持续发展为本”。
李源校长上任后,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提出“以师生一生可持续发展为本”“和谐为本、质量为魂”的办学理念,将五中建设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第三批示范高中校的验收中,通过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北京五中被批准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校。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五中能够取得成功,与学校在管理中凸显人文关爱的理念,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完成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建立发展机制来优化人力资源密切相关。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师德建设是重点,但是教师的继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李校长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制定鼓励学习的制度,投入近百万元支持90%以上的教职员工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完成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建立发展机制来优化人力资源。
目前五中有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人;区级骨干教师32人;区兼职教研员26人。现在一批25-38岁的青年教师在全国、全市、全区崭露头角。7位教师获得市区级骨干教师,8人在近三年内曾获得国家、北京市或东城区的奖励,10人的教科研论文在市区获奖。李校长也曾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李校长有着自己的理念: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不是全体学生同一模式的复制;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绝不能只顾学校眼前利益而损害学生的根本利益,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学校不仅要为学生当前的升学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在校期间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健全人格;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五中的高考升学率多年为100%,每年升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稳定在95%以上,近三年有114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从2001年至2003年五中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中有803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近三年,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而获北京市中学生银帆奖人数达到11人,胡楚南奖2人,是东城区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
“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李校长常说,校长的根本任务是靠校长个人的品德、人格的魅力、思想作风、理论水平、识才的眼光、用才的策略、工作方法来凝聚人心,把全校师生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他会加倍努力。 爱教育事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付之于行动。
“在需要奉献时真能奉献,在需要埋头苦干时,真能耐得住默默无闻,要比普通人有更多的忘我、有更高的觉悟,传道、授业、解惑、耕耘、播雨、洒爱,苦在其中,乐在其中。”谈到近四十载教师生涯,李校长更多的是快乐。 (晨报记者 王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