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3日电 “九年义务教育到底教育什么,如果教育的内容仅仅是为了考大学,那么农村学生又有几个能考上?”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中,中央党校的专家指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给予农村孩子以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义务教育负担应由县级统筹为主逐步转向以省和中央为主
报告分析说,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教育负担不公平。
城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承担,而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
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同时逐步压缩高等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教育投入逐步向义务教育倾斜。
同时,应逐步调整义务教育负担的比例,应由县级统筹为主逐步转向省和中央为主。从调查的情况看,要县级财政扛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担,县级财政恐怕难当重任。
首先,县级的“财权”远远小于它的“事权”,目前国家财政总收入中中央占到了51%,县乡两级只能分享约20%,而1999年全国5721.57万名在校初中生中农村学生占57.2%,13547.96万名小学生中农村学生占80%,“县”当然会力不从心。
其次,县级财政状况普遍恶化,全国半数以上的县是“吃饭”财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连“吃饭”也保证不了,又哪有精力和能力去筹划教育这个“百年大计”?
再次,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以税收返还为主的,富县经济水平高,得到的返还就多;穷县都是农业县,得到的返还就少;这样的结果是穷者愈穷。
最后,我国义务教育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调查报告估计,要全面达到“普九”标准资金缺口达630.68亿元。这显然是“以县为主”难以解决的问题。
报告认为,义务教育经费工资部分应由中央统筹。粗略地估计和测算:农村义务教育支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工资。中国农村小学教师有380万人,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保证其每月500元的收入,需要232亿人民币(东部地区需要政府再补贴一点;中西部基本就能稳定小学教师队伍)。
全国农村还有中学教师223万人,如果保证其每月800元收入,总费用是214亿人民币。两项加起来是446亿人民币,占2002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3%。用中央财政来支付义务教育中最大的一笔教师费用,完全可行。义务教育的其他经费如校舍、教学仪器、设备等由省、县两级负担。做到这一点,才是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才能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队伍,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调整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内容
报告强调,教育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单一,农村基础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缺乏与农村社会的血肉联系,这是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突出表现。
报告说,农村的办学形式,一是乡、村政府包揽办学,缺乏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阻断了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源头之水。
二是走升学教育之路,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模式,专业技术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含量太低,造成大量的无一技之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待业。
三是乡镇企业面临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的尴尬局面。
报告调查分析,目前进城打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需求,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为此,报告建议,农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培养适应三农多样化需求的人才上,而不是只有考大学一条路。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应从目标、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诸方面彻底改革,尤其要积极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不是要把农民禁锢在农村,一切阶层、城乡之间的流动照常展开,只是要在这个前提下,让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各自寻求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是让农村跟在城市后面,自然而缓慢地“城市化”。(文/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