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李东声 实习记者 景 远) 高考临近,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普通高校的同时,也关心起国内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报编辑部最近就接到多起相关咨询。记者了解到,本市现有数十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加上正在申报的项目,总计有60余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据介绍,这些高等教育层次合作办学项目分布在本市各类高校,既有教育部直属重
点高校,也有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甚至部分民办高校也在与国外合作办学。办学层次有本科,也有硕士研究生。
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有计划内招生,也有计划外招生。两者的区别在于,计划内学生毕业时能够同时获得国内高校和国外合作高校的本科毕业文凭,而计划外招生项目的学生只能在毕业时获得国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本科毕业文凭。此外,还有部分高校举办的合作办学项目只面对本校学生。本科在读的学生经历了一、二年级学习后,学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为其提供赴国外学习的机会,一般要在国外学习至少一年,毕业时也能同时获得国内、国外合作高校的本科文凭,而且还有机会赴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
为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市场,教育部于2003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加大整顿力度,定期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办学质量调查和财务审计。专家提醒,求学者在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时,一定要仔细考察,对照教育部门发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名单,以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