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导师促膝长谈已成追忆,学刊编辑同一来稿反复收到20多次,为拿学位,论文发表披上功利色彩
“在来稿中,我们编辑普遍认为博士的论文还不错,能看出是经过长时间的认真准备,而硕士生的论文则整体质量差,作业色彩浓,找个题目搜集点儿资料就开始写,内容浅薄、观点陈旧。”《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的编辑高寿仙如此评价。
“如果能够用心去写一篇论文,确实能够锻炼学术能力,如需要用平时储备的知识,要看很多书,查阅很多资料,与导师探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研三的周晖说。但这个“用心”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自主地去做研究,并有机会得到导师的悉心指点。
但在周晖眼里,学校的一纸规定,由于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已经让学生所谓的“学术研究”染上了过多的功利色彩。而对很多研究生而言,与导师促膝长谈,只能成为对过去的追忆。
刚入学时,周晖就听说一位师兄因为没有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而无缘学位证。因此她早早地开始准备发表论文的事,从选题到写完没有花过多时间,但从投稿到发表却“提心吊胆地等了5个多月”。她周围的同学也和她一样急于写,急于发,想早早吃下“定心丸”。“写论文就是应付了事,看书是断章取义,论文是七拼八凑。”周晖说,而且好多题目都被写了千百遍,没什么新意,很难有突破,就只好在写作技巧上耍花样,用“新瓶装旧酒”。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二的李明宇总结了发表论文的三种途径:一是个人的学术论文写得特别好,学术期刊觉得非发不可,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二是跟着导师做科研项目,署上自己的名字,成为第二作者;三是自己出钱发论文,这需要几百元到两千元不等的“版面费”,这种途径最常见。
小苏是武汉大学研三的学生,她花了1000元使自己的论文变成了铅字。“编辑部的函上写得很清楚,250元一个版面。”论文发表后,小苏就再也没看过,“纯粹是完成任务,看了我都脸红”。这位曾经立志成为高校教师的女研究生有此经历后,总算看清了学术期刊上那些论文的分量,“说实话,我很鄙视,但也没办法。还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做点学问呢?”她估计,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花钱发的论文。小苏见过一本某大学的学报“增刊”,“厚厚的一本,有将近200个页码,印得也很粗糙,上面一次就发了两篇同学的论文”。
编辑高寿仙认为,研究生第一年的课程比较繁重,剩下两年的时间还要做毕业论文、找工作,真正做论文的时间很少,而从审稿到发表,至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为了争取时间完成任务,很多学生一入学,还没做好知识准备就匆忙下手。“为增加能发表的可能性,广种薄收到处撒网,写上好多篇,质量可想而知。”同一篇来稿,高寿仙曾经收到了20多次。
《新闻知识》是一家省级学术刊物,主编刘民安告诉记者,编辑部每年都要收到近千篇来稿,能够用的也就是七八十篇。每当学生面临答辩时,他总能接到不少电话,询问能不能帮忙把论文赶快发了。“编辑部也不好办,有时不得不临时撤稿,重新组织版面。”
“虽然有一些学生拿钱买版面去发表学术论文,但只是少部分,只占10%,90%的学生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完成的,不能为了10%的学生而放弃90%。”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一位负责人说,研究生要搞科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这个规定是有必要的,研究生没有理由不去完成。 (实习生 迟明霞 李燕 记者 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