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郭荣庆,山东沂南人,初中毕业时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后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在打工期间,他先后自学了高中课程,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了大连外国语学院自考英语专业专科和本科学历。2004年,他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法律硕士研究生。
在打工和自考期间,尤其是考上研究生之后,有许许多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单位和个
人对郭荣庆伸出了援助之手,83岁的八路军老战士吕成然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我感觉非常突然,没想到刚来到北京就收到了好心人的汇款。”郭荣庆对记者说。
2004年10月中旬,刚刚来到北京读研究生不久的郭荣庆,就接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转来的一张1000元的汇款通知单。出于感谢之情,郭荣庆开始寻找这位好心人。那天由于把地址记错了,郭荣庆在知春路一带一直到天黑都没有找到。“那天晚上风特别大,天很黑。”郭荣庆事后回忆说。
后来,郭荣庆通过社科院法学所与汇款人吕成然取得了联系,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资助他读书的竟然是位83岁的八路军老战士。一天晚上,他上完课后去拜望了吕老。“老人家生活很简朴,家里布置也非常简单。”郭荣庆说。
家住知春东里的吕成然老人原籍武安(原属河南,现隶属河北),1937年参加革命,当时只有16岁。在战争年代里,他转战黄河两岸,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随军进城。解放后曾在延安、北京等地工作,八十年代离休。
不久前,吕老从《北京日报》上看到了郭荣庆自强不息、自学成才,从一个农民工考上研究生的事迹,本着一位老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他决定资助郭荣庆读书。他还把《北京日报》等一些媒体对郭荣庆的报道、照片整整齐齐作了剪报。郭荣庆对记者说,在前去拜访的时候,老人家又给了他500元的资助,这些让他没齿难忘。
近日,记者走进了吕成然的家。正如记者所料,一脸和蔼、慈祥的吕成然老人颤巍巍把记者让进了房间。老人家住二楼,客厅里放着一台饮水机,旁边的餐厅里只有餐桌、椅子等几件家具,虽然简单,但非常干净、整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吕成然还曾资助过另外一位困难学生。去年9月,清华大学迎来了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王亮,《北京晚报》曾经以《放羊娃圆了清华梦》为题,头版头条报道了王亮家庭困难的状况。吕成然读了文章后,先后两次给王亮以1500元的资助。王亮后来在给吕成然的感谢信中,称自己为“感受着阳光的人”。
可是,吕成然老人的家境并不宽裕,老伴生前也没有正式工作,多年来老两口只靠吕老的一点离休工资生活,几个孩子也都是普通市民。吕老去年刚从癌症的生死线上活过来,看病吃药已花去了大部分积蓄。
当被问及自己这么困难为何还要帮助别人时,吕成然老人说,自己是“很快就要见阎王爷的人”了,只想尽点力量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人。在采访中,吕老一再对记者说,自己没有什么好报道的,只是看中郭荣庆在逆境中自强不息、自学成才的精神,这才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东西。
“我对他并没有特别的期待,他自学成才,很不容易,我只是想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一下。”83岁的吕成然说。郭荣庆告诉记者,“当我从吕老家告辞出来的时候,老人家还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好好念书,以后为国家好好出力。’”
郭荣庆说,自己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并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有许许多多人给予他帮助和鼓励,而像吕老这么高龄的人还这么关心自己,尤其让人感动。“大恩不言谢。”他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最大的力量读好书,努力走好每一步,以此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本报记者 王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