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保定市十七中学的小魏格外高兴,因为她不用再如以前的假期那样,为上补习班、辅导班而烦恼了。近日,河北保定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任何学校和教师寒假期间不得搞有偿家教,是否从事有偿家教将直接与教师的考核、评优、晋职挂钩,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的教师将被解聘。
写在禁令上的文字总是严厉的,如果按照禁令上的文字操作,也会是有效的。可禁令
是禁令,现实是现实。如果禁令上的文字能够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相信会药到病除。可是谁来保证严格执行这一禁令呢?
有偿家教是个顽疾,各地的教育部门对此都甚头痛。自然禁令也下了不少,可大多都不了了之。既然禁令成了纸老虎,补课教师又何惧之有?
有偿家教难治,只因里面有巨大的利益蛋糕。有市场需要,有利益分红,教师自然不会等闲视之,能分则分,不能分创造机会也要分。因此也就出现了学校的课堂上不讲,到了自家的小课堂则大讲特讲。目的没有别的,增加吸引力,提高自留地的经济效益。一份调查显示,近八成以上的家庭有给子女找家教的意向,不少家庭将家教列入了家庭教育成本支出内容。一些家长也表示为了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额外花钱也心甘情愿。一方面家长有补课的心理需要和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教师有赚钱的欲望和机会,两者一拍即合,成就了多少好事。更主要的是,监管的力量太薄弱。那有偿家教市场岂能不红红火火?
家长的心理是矛盾的,对家教也是欲罢不能的。拿出额外的钱任谁都不高兴。可是太多的“现实”炼就了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家长单方面的拒绝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想要有偿家教断根,惟有在监管上下功夫。换言之就是让禁令硬起来。禁令既然成了一纸通文,其刚性必须得到实质性的体现,即在众人面前树立“硬”的威望。令不禁则已,禁就禁出个硬派,禁就禁出个牌子。该撤职的撤职,该调离的调离,看谁还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不过,真要使禁令得到有效的执行,则需要太多的工作要做,什么情面,什么说情,都要拒之门外,这些做到了,才能真正达到一禁了之,一禁断绝。
还是那句话,世上最怕的是认真两字。认真了,什么事都可办得好办得圆。如果发令者只是发发令,做做样子,令还会是那个令,“市场”还是会那么的“兴旺”,禁令的威严又会在人们的轻视中“一笑而过”。尴尬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