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虎城
最近,打开报纸,发现新一轮的招聘高峰又开始了;路过人才市场的时候,满眼也都是年轻学子们焦灼的面孔。不过,我从来没有认为就业难是个真问题,在市场经济时代,“优胜劣汰,强者胜出”是不二法则,每个人都能在竞争的汪洋大海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我愈发觉得与就业难比起来,入学难更值得我们去关注。这其中最难的又莫过于农村孩子的入学难。因为在农村里长大、拼搏,我深深体味到农村人的辛苦,父辈们的无奈与憧憬。然而,当这种憧憬碰到教育不公政策时,艰难几乎令人难言。
自从谁也不承认的教育产业化实施之后,高收费一方面换来的是高校财政的笑逐颜开,另一方面换来的是贫穷的农村父母们咬紧牙关却难以为继的窘境。家里出了个大学生,变得说不清楚是喜事还是坏事,几万元的大学四年学费、生活费支出,对于大多数农民家庭而言,不啻一笔巨款。投资教育很可能让一户农民破产,甚至长期负债。教育高收费影响到农民子弟家庭的生存状况,正是教育不公的第一大表现。
教育不公的第二大表现是教育投资的歧视性政策,也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这一政策的明显表现就是教育公共品的建设,城市学校由公共财政出资修建,乡村学校则多为农民集资修建。这种政策的后果已经十分明显,看一看城乡学校的建筑,便一切明了。城市里的教学大楼早就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化了,而乡村里的教学设施,多为“久经风霜”的淘汰品。教育部部长周济前些天谈到教育不公问题时,特别指出了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发展而言,这确实是一个足以惊天的大问题,而就在十分不足的教育投入中,农村能分到的份额更是少之又少,而农村的适龄教育人口却远远超过城市。
这个歧视性政策还体现在教师待遇上。城市教师的薪水由上级财政专门解决,而农村教师待遇不仅偏低,欠发也是稀松平常之事。税费改革之前,一些地区的农村教师甚至经常承担代收税费的职责,否则就拿不到工资。教师待遇的巨大差异也就导致了教师教学素质的差异,“良禽择木而栖”,优秀教师逐渐在农村流失,转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后果是什么,不言而喻。
教育不公的第三大表现是城乡录取标准的歧视性政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考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比农村低。以常理观之,农村教育条件和水平比城市低,起点已经十分不平等,倘若非要有优惠的话,理应向他们倾斜才能体现公平,可事实却正相反。上周北京出台金融高管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又提供了一个教育不公的实例。
解决城乡教育不平等的问题已经谈了很多年了,以前是“只见打雷不见下雨”,这次,中央提出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关普照农村”,窃以为,最先普照到的应该就是农村教育。农村最具生命力的发展,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在于下一代的教育。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化解三农难题,很多专家都指出必须推动城市化进程,把农民变成市民,我看,如果先让农民享受到市民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先在教育上“城市化”,这个进程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