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教科书的两则新闻引人眼球。先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部分章节“杀入”高中语文读本;紧接着上海传出消息,奥运冠军刘翔也“一步跨入”上海市小学教材。两则新闻都引起了争议。
谁有权决定我们的课程设置?谁有权决定我们该学习什么样的课文?当然是教材编写组。如对刘翔事迹,教材编写组一位成员透露,启动新版教材编写时,奥运会还没开幕,
按原计划刘翔不会出现在课文里,但刘翔在奥运会上的表现改变了教材编写者的原计划。这表明什么?我想无外乎是,一、教材编写组有权决定编写什么样的课文。对此,我的看法是,只要不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二、教材编写组人士还直接决定着学生们学习什么样的课文。
毫无疑问,这跟我国教科书编、审、用工作一体化有关。我们只可能有一本教材,而没有选择的可能。
这是与其他一些国家开放型教科书编写制度的迥异之处。在欧美的许多国家,教科书的编写、认定和选用工作互相分离。教科书基本上都由民间出版社编写,且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的审定或认定,并经地方教育部门或学校的严格比较和挑选后,才进入课堂。这必然使得出版社面临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更加密切地关注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编写和制作水平。同时,当前各国对于教科书的编订、选用及课程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十分注重各方面代表的参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这势必减少教材已进入使用后才引起社会争论的局面。
舆论的争论与其说是对于金庸作品与刘翔事迹入选教材是否合宜的讨论,莫如说是由此揭示出了我国教科书管理体制改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