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频频获奖,国内的中小学生一窝蜂似的都在参加“奥数班”。然而作为数学家的张恭庆教授和陆善镇教授对此却颇不以为然,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并不赞成“奥数班”的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张恭庆教授表示:“我一直是不赞成让中小学生蜂拥而上‘奥数班’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数学基础
教育并不是一回事儿,前者培养的是做题目的能力,却难以真正培养出孩子解决问题时需要的创造力和方法。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争相参加‘奥数班’,却不能培养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实在是得不偿失。”
张恭庆教授分析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在国际比赛中拿到了金牌,就可以进入重点中学或免试进入重点大学,这才是家长和学生热衷于“奥数”的真正原因。而“奥数”的初衷却是为了选拔研究数学的人才,国外没有专门的培训班,“奥数班”是中国的特色,中国学生金牌拿得不少,却很少能在今后的数学研究领域有所作为。把“奥数”与升学、应试联系在一起,其实与“奥数”的初衷背道而驰。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陆善镇也认为,当前采用的“奥数”训练,是为了某种目的,将孩子们进行集中训练,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辅导,目的性很强。而国际的通行做法则不是这样,它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能力,随意性比较强,真正有兴趣的孩子才会参加。因此,虽然中国学生参加国际奥数比赛的成绩很好,但并不一定水平就高。
虽然专家们几乎众口一词反对僵化的奥数训练,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情愿或不情愿地把孩子送进奥数班,毕竟奥数成绩对于孩子的升学大有益处。对此,陆教授认为,这其中有利益的驱动,仅靠专家的建议远远不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进行政策引导。(文/荣东岳 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