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19日《解放日报》报道:李先生陪着读高职的儿子来到了上海杉达学院,参加上海首次也是全国首次试点的民办高校自主招生考试。9时整,在杉达、建桥、新侨3所学院的自主招生考试同时揭幕,学生进考场前都被要求交出手机统一保管,试卷保密、监考等程序都严格按照高考的规格执行。
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北大等22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今年上海市的3家民
办高校首次进行自主招生,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和进一步开放的过程。相比复旦、交大等名校的自主招生,此次3所民办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力更大。按照规定,“考生参加3所学校的测试并被录取后(录取工作2005年4月中旬完成),可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6月份直接进入高校;而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6月份高考”。和公立高校自主招生时学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规定相比,现在民办高校自主招生等于让学生有了两次高考机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高考一考定终身对学生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也有利于中学阶段教育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调整,从这点上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针对此前公众普遍存在的对民办高校“自主招生”会不会变成“自由招生”的质疑,3所试点民办高校都以严格、自律的形象面对社会的检验,例如“试卷保密、监考等程序都严格按照高考规格执行”、“按分数由高到低录取,录取结果将向全社会公示”等,从自主招生的制度层面对腐败加以制约,以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杜绝“自主”变“自由”。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民办高校因为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它没有理由放松对考生质量的要求,毕竟树立信誉和质量的口碑是这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今年上海只有3所民办高校获得了自主招生的权力,但这已经具有深远的意义,会激励更多的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参与公平竞争,最终惠及受教育的孩子们。(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