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纷纷开设财会、对外汉语等文史类专业;以文科见长的院校又一拥而上地开设计算机、电子专业等理工类专业,高校增开新专业成一时风气。今年教育部新批的专业中,江苏又有33所高校新设了134个本科专业。对于高校兴起的专业增开热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增开专业是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其中暗藏的就业风险不容忽视。
划转地方 部委属院校功能增加
最近几年,南京一些部委属院校相继划转地方,如南林大、南师大、南工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据高校人士析,由于江苏的政策好,这些院校在划转地方后发展迅猛,成了专业扩建的主力军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今年一下新增了4个专业,据该校学工处陈学诚处长介绍,该校(当时是南京气象学院)以前作为部委属院校,主要为相关行业培养人才,行业特征明显,专业面窄。2000年划转地方后,则为地方经济服务,综合性加强。因此,学校在保持原有气象专业的优势基础上,增设了十几个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
面孔单一 众高校要走综合路
以往,我省综合性大学只有南大、南师大、苏大等几所高校。随着近年专业的扩建,越来越多的高校向“综合性”这条路上发展。以今年新增的专业来看,南京中医药大学新增电子商务专业,南京艺术学院新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都在改变自己传统的单一面孔。东大、南理工、南航等院校也都开始摆脱以往理工科单一的专业设置。据南航学生处副处长陶勇介绍,该校这两年也新增了经管、艺术等专业,专业设置的增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如果学校的学科太单一,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有欠缺,多学科学生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树立活跃的校风。
发展迅猛 民办高校成扩建大户
在今年新增专业的高校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民办学校居多,新设专业达42个。其中三江学院增设了绘画、艺术设计等6个专业,太湖学院增设了广告学、音乐表演、舞蹈编导、服装设计与工程等8个专业,东大成贤学院新设6个专业,南师大泰州学院增设了9个专业。据高校招生人士分析,民办学校在开办之初,会开设一些把握较大的专业,随着财力、人力的增加,其专业的扩充势在必然。特别是这两年,民办学校扩招幅度大,更需要新增专业来消化增招的学生。
“假热门”暗藏就业风险
家长盲目捧热“假热门”
在新增专业时,高校常常声称开的是热门专业。对此,省招生就业中心主任林伟则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热门。”林主任指出,真正的热门应有两重含义,一是报考热,一是就业热。但是现在一些热门专业则是家长因理解的偏差“捧”出来的,比如看到工商管理,就以为是到工商局工作,看到金融专业,就以为到银行就业,因为家长的盲目专业才热起来,而报考的生源多了,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的专业。现在几乎每个高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根本不考虑市场的饱和度和自身的办学能力。“学习热门专业的人越多,几年后其就业形势就越不容乐观。”
工科专业就业两极分化
在今年的新增专业中,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等都是大热门,其他的专业这两年也很俏。对此,省招生就业中心市场部的蒋部长指出,高校新增较多的土木工程、机械电子等应用型工科专业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但由于开办学校的培养条件参差不齐,毕业生素质不一,因此其就业形势也呈两极分化趋势。“工科应用型专业对实验室等实习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学校草草上马,粗制滥造出来的学生当然不畅销。”蒋部长建议,从就业角度考虑,学生最好还是选考那些传统的有工科基础的学校为好。
专业过细弊大于利
从今年全国高校新增的专业来看,专业细化也是一大倾向。比如管理类就分为“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林伟认为,专业细化其在某个行业的具体竞争力就强,但同时容易造成就业面过窄等不利因素。总体上看,还是弊大于利,比如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后者就业面就更广,既可以从事会计工作也可以从事金融工作,但前者对专业的要求则是高层次的,就业局限性大。林主任认为,本科学习应该是宽口径的,不宜把专业划得过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