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总能牵动公众的神经。有消息说,3月19日,福建厦门市工商局公开招考15名合同制工人,结果849名参加笔试者,全部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其中还有全国重点大学的3名硕士生。于是,喜出望外的用工单位负责人说,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受到研究生、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更看中岗位和单位,对‘身份’的概念已趋向淡化”。
这种转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近30年来,高等教育和就业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高校持续不断的扩招,事实上高校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副主委程苏提供的一组数据就很说明问题:在青海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去年全省的高考升学率就达83%,因为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扩招规模,就业率只有45%左右。大学生“就业难”可见一斑。
但另一方面,研究生竞考工人岗位,是否就真的只值得“可喜”?
未必。首先可以看到,这些研究生竞争的是工商局的工人,而不是环卫局等单位的工人。
其次,教育投入,无论对国家还是家庭来说,都是希望有好的回报。这种回报,不全是“望子成龙”、“衣锦还乡”般的虚荣,从实际的投入产出计算,也要求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有经济学家计算过,一个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与产出比高达1∶10,远远大于其他任何项目的投资。也因此,古往今来就有了一个个“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的感人故事。
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开始打击普通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积极性。《中国青年报》有报道说,新的“读书无用论”使一些在校大学生弃学,也波及中小学,西部地区中小学校的辍学学生数正在逐年上升。
厦门的这场录用考试,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家长们会不会问:同样是出来当工人,干嘛要花上数万元让孩子在上大学、考研究生方面消磨七八年时间?如果让孩子应付完义务教育就出来,等你研究生毕业,人家已经拿了10来年的工资了。
大学生就业状况是个信号,不仅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信号,更是国民教育能否持续兴旺的信号。尽管这种信号不如直射到工农业生产那样立竿见影,但它对教育、对国民素质的影响深远,至关重要。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忽视其潜在的影响而要等到10年、20年后再作反思,那可能就晚了。(文/邓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