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收入了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此歌被列在教材中的诗歌篇。在《导语》中,编者认为:“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4月4日新京报)
如果评选近期的文化热点,围绕各级别语文教材的“扩军”、“新兵入伍”、“老
兵退役”等争议性事件当可名列前茅。《蜗牛》算不算得上爱国歌曲?刘翔究竟适不适合作为“英雄人物”写入小学语文课本?《狼牙山五壮士》的“边缘化”是对历史的“怠慢”吗?笔者个人以为,各方争论的现实意义倒在其次,这种尊重时代气质、不盲目排斥甚至是理解、接纳流行文化符号、对过往历史经验的再审视和重新定位、从学生的视角找寻改革的方向等等现实立足点,都是难能可贵的。当我们对某个人某个篇章的入选或落选而“指手画脚”时,它恰从一个侧面映衬了我们身处时代的文化正在走向包容和个性化。
我建议所有对通俗文化符号不屑一顾的“历史人群”听听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我觉得这首歌的题中之义即便在今天仍很有现实性。罗大佑对普通人群和文化边缘人群的灵魂(不是思想)启蒙意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像罗大佑一样极具时代气质和个性禀赋、文化内涵的华语音乐人还有很多,他们同样有理由有资格以歌者诗者的身份入围语文读本。至于金庸,我只能遗憾地说,他走入我们的主流视野太迟了,他在我们的文化读本中所占的分量还远远不够。我还必须指出,在武侠文化世界里,仍有像古龙这样的通俗文化天才被我们的“主流”读本遗忘,他作品中的许多精彩篇章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层次的语文教材中而无愧色。
当然,语文教材和读本的篇幅毕竟有限,“通俗新兵”们相继入列,必定会挤掉一些“文化老兵”,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在艺术世界客观存在的真理面前,我们应该只信奉艺术的评价和检验标准。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主流文学家”所占比例过大,便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说实话,笔者至今不认为《一件小事》等篇章属于优秀文学作品范畴,从严格意义上讲,它甚至算不上一篇成熟的艺术作品。将缺陷明显的文字成品当作经典范本推荐、灌输给艺术辨别力和鉴赏力尚弱的学子们,最终会带来怎样的文化后果,不言自明。放眼华语文坛,即便是在当代,有着突出艺术个性和思想感悟力的诗人、作家、学者、泛文化人也数不胜数,从他们为数众多的精妙华章中找出一些值得学生们研读和效仿的范本亦非难事。也许,此刻在相关决策者和教材编写者那儿,需要破除的只是一个“主流情结”、“主流崇拜”的观念问题。
作为启蒙“文化图腾”的语文读本已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下一步需要革新和补充新鲜血液的便是最终确定文化从业者“江湖地位”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了。优秀音乐人及其音乐作品能否再度挤入诗的阵营?对所谓通俗文学和通俗作家应如何定位?一些长期在“主流视野”以外徘徊的作家能否赢得应有的客观评价和历史地位?当代优秀作家能否以其创作实绩“破格”占有一定空间?经过时光荡涤之后被彻底还原本真的“主流”文化人是否有可能让出“宝座”、退居幕后?这一个个曾经看似不可动摇的文化变更会很快实现么?或许艰难,或许仍需耐心等待,但笔者高兴地看到它的信号灯已经点亮。(文: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