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机构在京推出了“日出计划”,号称只要孩子从小接受他们的培训,10岁时就能赶超一个大学生。目前所收学员最小的只有9个月,最大的也不超过10岁。该机构宣称不需要任何的筛选,只要交钱,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神童”。(4月13日《北京娱乐信报》)
确实很神奇,这不,才1岁零11月的学生刘小小尽管还不会说话,就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水分子模型拉着妈妈找到水龙头,根据醋酸分子模型拉着妈妈喝醋了。如此立竿见影的效
果,比任何宣传广告都有说服力,难怪一年14万元的高额学费,也挡不住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
其实,在每个家长的心目中,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有成为神童的潜力,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一种神奇。经过情景教育模式强化训练的孩子表现出契合家长心理期待的应激行为,说神奇并不神奇———在家长看来,这是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了飞速提升,而在孩子眼中,仍不过是场游戏而已。
当然,寓教于乐是先哲贺拉斯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将知识融入游戏过程更容易让儿童接受。显然,“日出计划”出色地将这一理念演绎成让家长信服的“神童”培养成果。而实际上,参加计划的儿童即使有超常表现,也只不过反证出一些常规学校教育理念的落后,并不代表儿童的智力发生了根本性的神奇质变。正如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所认为的那样:“可以发现神童,但创造不了神童。”
而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的加深,知识和游戏必然会出现明确分野,枯燥的演算、反复的记忆、单调的抽象和痛苦的思索是学习不可超越的环节。人为地缩短儿童学习的周期,也就是加速他们告别童年游戏的快乐,使他们的心理过早地背负上学习的负荷。也许正因为如此,“日出计划”的首创者攸武敢对外声称,“如果对孩子进行连续培养,到10岁时知识和智力水平将超越大学生”,却不得不加上一句:“那时候他们在学校就是为了混个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已经没必要学任何知识了。”
言下之意,“日出计划”培养出的“神童”们仍需“生理和心理”上的补课。事实上也是这样,超龄的智识和不成熟的生理、心理会造成巨大落差,甚至造成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人格障碍,“早熟的瓜不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孩子的心智在宽松、自然、科学的时空里自由地成长吧,须知“天才儿童或可睹,快乐童年逝难求”啊。(作者: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