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4月13日报道,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班,首次让考生在志愿中填报。进入该班的学生在大一就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资深博士生导师为新生担任导师。
现在,高校在招生中越来越多地采取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及一系列相关措施并不符合教育规律,值得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关注。
首先,该模式破坏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分属不同的教学系列,不论从培养目的,还是从培养方式等方面都大不相同,所以必须经过分类选拔,将适合培养目的的学生选入其中。我不能说所有本硕博连读的学生,都不适合直攻硕博学位,但我敢肯定,有一部分学生只有高考的高分,却不具备研究生所具备的科研能力。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其还没有高水平到能够直接选拔博士。其次,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并非对所有学生有益。本硕博连读,会使学生有进了入保险箱的感觉,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奋斗意识。假如一个人的青春10年都在学校度过,那么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这三个阶段,他应该经历激情、睿智和稳健三个人生历程。但是连读模式却模糊了学生的成长历程,也使他们的学习轨迹日趋僵化,学习出现惰性。况且,学生在一个学校一路顺风地读上10年,对于学术创新来讲也并没益处。对其他学生来讲,这样的模式显然不公平,连读的学生瓜分了未来几年的研究生名额,使研究生的招生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
学生在大一就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实施起来也有困难。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连自己的研究生都带不过来,哪还有精力指导一个刚入校门的孩子?况且大一学生正处于打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掌握好基本知识,而不是确定研究方向,接受院士指导。
私下揣测,开设本硕博连读班,是为了招到好生源。其实要留住好生源,根本还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声誉。即便招几个“状元”,他们进校后不努力进取,未必就能成才。(作者:史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