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广州市名牌中学育才实验学校举办小学升初中入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小学生超过3200人,而这所学校今年只招收270名初一新生。 12个人中取1个,比高考还难(见4月18日南方都市报)。无独有偶,4月16日,与广州市相邻的佛山市共有4700多孩子们报考“争夺”名校华英学校1000人的学位(4月18日珠江时报)。
3000小学生挤爆名校入学考场, 家长称比高考还难,这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择校热”
现象的教育问题。从深层次分析,“择校热”现象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产物。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与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培养一批精英人才,重点投入建设一批重点学校,层层设置不同行政级别的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同一地区、区域内的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差距拉大,在造就优质资源的名校的同时,在另一方面又造就一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垃圾学校”。
谁才有资格进入名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当然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者或者是能够交纳高额赞助费的有钱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育的宗旨,是为精英服务?为有钱人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从本质上看,这是涉及到社会教育公平的社会问题。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可以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名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钱人的孩子可以通过交纳高额赞助费进入名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是在另一方面不能忽视的问题是,那些学习有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以及家庭困难交纳不起高额赞助费的孩子如何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本来那些学习困难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社会的多一份的关注与帮助,他们更需要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是实际上他们只能在薄弱学校学习,他们原本学习基础差,而又在学习条件差的薄弱学校学习,于是学习成绩肯定是很难提高,他们学习越差就越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并且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群体往往都是来自薄弱学校的差生。——其实我们社会如果能够给差生多一份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得到有效的学习指导以提高学习成绩,能够看到生活的希望,——那么可以肯定,青少年的犯罪率将会得到有效的下降。
当前我们社会面临着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问题并且由此滋生种种社会弊病,从深层次上分析,其根源实际上就是机会不平等或起点不平等造成的,而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就必须加快社会改革,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包括教育、就业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教育权利是一个国民依法享有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社会权利,是神圣的不可剥夺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并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努力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平等的教育机会。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杰出代表、美国前总统杰斐逊曾有一句经典的名言:“衡量教育是否造福社会,主要不是看造就了多少杰出人物,而是看是否使大多数人能够得到必要的教育。”在日本,基本上没有“择校热”现象,其秘诀是什么?主要是国家积极推行“均衡教育”,无论是城市还是在乡村,每一间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基本上是均衡的,并且经常通过各校之间教师轮岗来平衡校际之间的师资条件的悬殊,其目的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都享有平等的起跑线。
政府部门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均衡的基础教育,让同时蓝天下的孩子,不分个人天赋差异、家庭背景的贫富等差别,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在学习上得到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力。教育经费应该投入要向薄弱学校、普通学校倾斜,要选派优秀教师、校长到薄弱学校、普通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如果这样,“择校热”现象自然会消失。 (作者:罗广荣、廖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