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怎么办?用人单位要求签订不合理的协议怎么处理?到用人单位求职时如何着装?位于鲁西南的菏泽学院近年来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新生一进校门起,就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从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心理、面视技巧、就业形势等许多方面,解答学生就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
虽然菏泽学院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同类院校首位,但笔者仍然感觉到这种近乎"以就业
为中心"的思维有问题。菏泽学院的"经验之谈"也是不少学校的作法,那么,就业有无必要在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过分重视就业,是不是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内在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看到当今大学教育中出现的某些偏差,有利于大学进一步在反思中定位。
读大学就是为了就业,作为大众观点没什么不对,但大学也如此就未免忘了自己的宗旨。清华学校建校之初,梁启超先生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生,铸就了清华人一种博大的胸怀。北京大学在建校之初,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确立了中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从人的内涵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确定大学精神,方见大学之"大"。而过分突出就业,与大学精神确实相去甚远,显得急功近利。因为这种教育悄然将以"人"为本演变成以"就业"为本。而且这个看似以学生为本的作法,也是为了学校自身的发展着想。送上一个自造的公式:"学生私利+大学私利=教育功利",不知以为然否?
大学生就业关键要靠是内在素质,充满大学精神的内在素质。学生刚刚进学校,需要接受这种大学精神,并化为日常的学习动力,提升做人与成才的品位。用充满大学精神的能力去参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在人才自由流通而用人机制成熟的时代里,这种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而一旦就业教育、就业信息充满了校园和学生脑海,肤浅与浮躁也会成为他们生活的要素。大学精神与这种肤浅和浮躁是难以兼容而并包之的。大学生出校门之后的发展潜力有多大,还需要打个很大的问号。
窃以为,大学理当回避随波逐流的媚俗之态,如果大学只剩下给学生一本学历证书、助其得到一个岗位这两样"法宝"给世人看的话,大学精神的内核也可能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了。顺便提一点的是,这种媚俗之态表现形式还有不少,如招生、就业形势差的专业被砍掉,就是又一个典型的例证。
跳出就业怪圈,狠抓大学精神,以大学的魅力获得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可。这么讲并非要大学与世隔绝,而是回归大学教育本位。如果一定要讲,不妨将就业教育扩展为社会教育,将更深层的社会本质解剖出来给大学生看,既扩大了对社会了解的面,又学会了定位个人追求的目标,两全其美不是更好?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本质与仅仅了解就业的知识,大小不言自明,长效与短效利弊很明显。
在就业紧张的今天,适当强化就业,没有什么不对,但强调过了头就走进了死胡同。大学就业紧张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他们没有应聘技巧,不是他们没有充分的就业信息,而是内在的素养没有达到社会的需求。在博士就业不如本科、本科不如专科之类的种种就业怪象中,难道看不出重要的原因就是"素质"吗?当大学生就业看重工资高低而不强调专业对口,大学教育难道不觉得悲哀吗?从练内功和长远利益考虑,寻找渐渐迷失的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注入大学生的灵魂之中,这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作者:闵镜品 编辑:马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