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4月28日电
今年湖南长沙高中招生,一条政策的出台激起了万千波澜: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4所省级示范高中的理科实验班从今年起停止招生。
上世纪80年代,湖南的基础教育工作一直享有盛誉。湖南省教委决定在上述4所中学
开设理科实验班。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理科实验班要退出历史舞台。这让不少家长慌乱和震惊,也在湖南省教育界引发了争论和思考。
两大因素促成“理科实验班”散学
这4所中学在湖南省甚至全国都是大名鼎鼎。因为4校在国际奥林匹克各科竞赛中共获得43枚金牌,使湖南在国内各省中奖牌数名列前茅。获奖学生全部被保送到重点大学。
赢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功勋卓著的理科实验班为何还要取消呢?
湖南省教育厅基教处负责人王玉清向记者阐述了原因:一是去年教育部要求停办,但当时省内的招生工作已经完成了,因此又维持了一年。
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出于湖南的实际情况。
据王玉清介绍,湖南的理科实验班成绩尽管在全国是数一数二,可是也存在着不少负面影响。为了在竞赛中获取奖牌,不少学生重理轻文,有偏科倾向。这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一大冲击。而且,郴州、怀化等地市区的某些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办起了重点班、实验预备班等,社会上出现的“奥赛”经济愈演愈烈。孩子们的负担变得非常沉重。“学生减负是一方面,教育均衡也迫使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王玉清说,理科实验班的这群孩子一直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待遇,而获奖学生又往往能保送到北大、清华这类名校,让不少普通班的学生抱怨不公平。
另外,由于理科实验班是面向全省招生,虽然每年只招收320名学生,但涌入这4所学校参加考试的尖子生都高达数千人,入学比例基本达到了20∶1,优秀生源流走让许多地方学校意见很大。
遵循“因材施教”教育应该尊重个体差异
那么这群理科实验班的学生究竟享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呢?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郑定子认为,每个学校的平台和经验差异,注定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就该校而言,在举办理科实验班时,他们坚持走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之路。
他指着该校一座名叫“奥林匹克之光”石碑上刻着的第一个夺奖人“郭早阳”的名字告诉记者,他们是1993年开始办理科实验班的。但在1991年、1992年时,学校的学生已经在竞赛中夺得金、银大奖了。
并且,学校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学生一样,只要学习成绩好,同样可以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即使现在停办了理科实验班,他相信拿奖牌的名字还继续会在碑上刻下去。
据郑定子介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理科实验班的孩子只会机械性地做题,其实这是误解。他举例,在1994年的奥赛当中,该校一个名叫彭建波的男孩,在参赛时指出了教研老师翻译试题时有误。“如此过硬的英语成绩,能证明他偏科吗?”
长沙市一中教研室主任邓立新与郑定子看法相同。
邓立新说,在理科实验班教学中,为防止学生偏科,招生时学校规定:学生在初中学校里面的每期考试当中,年级排名每次必须是在前150名以内。
另外,学校为实验班配备的班主任都是文科老师,即使到了高三,学校都还会为学生们开设阅读课、音乐课、美术课及形体课,从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偏科的情况。
对于外界所质疑的精英教育模式,邓立新解释为他们在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他说,孩子的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在同一个教室里,老师一节课讲的内容,对于智力超常的孩子来说也许太少,但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却跟不上。曾经,学校让一个普通班的优秀学生到理科实验班听课,仅念了3个月,该生就主动申请回原班学习。原因是感觉过于吃力。因此,每个人的教育不能使用一把尺子,那样容易耽误孩子们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对精英阶层高端人才的培养。
贫寒学子进入名牌高校因此面临难题?
在不少老师看来,取消实验班另外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郑定子说,停办理科实验班虽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需要,但也使一些贫寒学子失去了就读名校的机会。邓立新也称,他们学校举办了12年的理科实验班,其实还是一部分贫寒学子争取进入名校就读和读完高中课程的一个重要途径。“知道这个消息后,许多家长都在学校门口哭了,不少是从外地赶来的。但学校不能破例呀。”一中学负责人无奈地说。
据邓立新反映,由于理科实验班是面向全省招生,它是许多长沙市以外的学生取得进入长沙市4所名校就读的机会,就在80名学生中间,就有60%以上的学生是来自贫寒家庭。
为了使这些贫困生能顺利读完高中,各个学校都采取了措施。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都采取了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及借助社会力量等方式进行救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也就是说,4所学经济实力雄厚,他们有能力资助贫寒子弟读到大学,而如果这些孩子仍在地方学校学习,他们有可能因为贫困而无法继续求学。
而这批贫寒的学生大多不负众望。
据长沙市一中统计,理科实验班95%的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80%的学生所考学校都是排名前10名的优秀高校,40%的学生拿到了出国留学的资格。
面对即将失去优秀生源的难题,据了解,部分学校也找到了应对的方法:邓立新说,长沙一中计划拿出200万元资金,在其所主办的民办中学湘一学校,面向全省招收约80名贫寒学子,对于这些贫寒学子,湘一学校采取免收择校费,并按公立学校规定收取相关费用。
基层学校一片欢呼资源集中影响公平
对取消理科实验班,在湖南的各地州市教育机构,记者听到的是一片欢呼声。
衡阳市一中一位资深教师告诉记者,实验班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它带来的破坏效果。
他指出,在实验班开设后,省会城市长沙与各地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明显加剧,在前几年甚至达到了恶化的程度。不少地方都实行了方法不一的抵制行动。而此次停办实验班后,阻断了对地方生源的抢夺。“就先天条件而言,我们承认与那些学校相比在一些方面有差距,但不能因此就把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给他们,差点儿的孩子就该让我们这些学校来教。这难道算是教育公平?”
这位老师称,在教学上,实验班学生“应试”的成分很大,大题量的测试基本是家常便饭。许多学生在理科实验班实际上基本学完了大学的课程。由于精力的限制,即使是天才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不可能不受影响。
并且,取得了好成绩的学校因为学生进入了名牌大学而声誉更高,政府管理部门势必会对实验班的软硬件方面增大投入,更加拉大了它们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在地方上,更是上行下效。少数人的精英化教育替代了普教原则”。他说。 (文:余实知 记者:洪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