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念高中的中国女孩安娜,为了备战“美国高考”(SAT),专程回到中国,在上海新东方学校念了20多天的SAT暑假强化班。如此“恶补”果然大见成效,安娜随后在SAT考试中取得了1600分满分的全球最高分,一下子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新东方”素以教会学生如何应付考试而闻名,看来果真名不虚传。中国的应试教
育可以对付美国高考,看来也的确不在话下。然而,中国教育如此“玩转”美国高考,却让人感到了一丝讽刺意味。
为什么说具有讽刺意味?因为中国教育“玩转”美国高考,只是表明接受了中国式教育的学生,其“死记硬背”的能力比较强,死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多,并且掌握着较为高超的答题技巧,这就是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
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中国学生,可以什么能力都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应试能力;反过来说,只要有了很强的应试能力,其他能力再低也无妨。但是,应试能力只在考试中有用,并没有多少社会价值,并不能让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才。中国的应试教育纵然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考试,但如果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才能,知识的实际价值何在?
看来,中国教育即使“玩转”得了美国高考,也并不表明我们的教育水平比美国高,更不表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超过美国。相反地,正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和兴趣用在了如何应付考试上,才使得我们的教育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远不及美国。应试能力胜人一筹,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差巨大,如此中国教育“玩转”美国高考,不是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吗?但愿我们能从这种讽刺中,体味到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文: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