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某项办学条件未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60所中国高校近日被教育部出示黄牌,这意味着这些学校将被限制招生,并将接受社会和媒体的跟踪监督。这些学校今年虽允许招生,但必须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增加投入,充实办学条件。(见新华网4月28日)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高校的急剧大规模扩招,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教育部出示黄牌表明,我们既要扩大高等教育规
模,以满足人们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公众在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后,更希望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教育部向60所高校出示黄牌,不但进一步强调了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且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如此以来,教育部向60所高校出示黄牌就有了警示意义。
我国高校在扩招之前,教学资源本身就不足,现在扩招之后,还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以为,我们必须注意到,我国把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作为一种任务和目标来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启动和推进都是一种人为过程。而国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对社会需要的一种主动的自然性适应,表现为高等教育的质与量基本同步变化后所出现的质与量的一种适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适应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一种同步和谐适应。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增长缺乏市场机制的驱动和主导。
笔者觉得,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要在重视政府的行政调节的基础上,下决心建立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市场约束和保障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增强高校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的强烈意识,使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社会和市场的监督和调节之中。笔者以为,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其实,市场竞争是最好的一种质量约束机制,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来源。学校生源是否充足、生源质量是否高,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的多少,学校的社会声誉与地位,学校是否能生存下去,是由学校在市场竞争中确立的,而不是由行政力量确定的。
在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之后,行政力量仍主宰着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这主要表现为政府控制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权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用一元化的质量标准进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还没有建立起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约束的市场机制,还没有把发展的自主权、约束权还给学校、交给市场。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高等学校也没有建立起自我发展的约束机制,还没有感受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动力和活力。其实,市场竞争是最好的一种质量约束机制,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来源。
人为地从外部来规定高校的类型和层次,不利于高校建立发展的自我约束意识和机制,容易形成不安其位的现象,容易滋长高校对社会、对市场需要的冷漠意识,淡化高校的质量意识。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可以避免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趋同化,可以让高校对多样化的市场需要作出最快的适应和最迅速的反应。这也是教育部向60所高校出示黄牌的最大启示。 (作者: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