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IT人才离不开市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23 15:03 中国青年报 | ||||||||
培养IT人才离不开市场--与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院长温涛对话 温涛用自己对教育的激情和理解,影响着周围的人。作为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院长,他全新的理念,感染着学校每个人。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目前IT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温涛:现在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理性的,理性的意思,就是对于人才培养的规模不再盲目,对于人才需求也越来越理性了,不仅是数量上的,而是越来越注重质量。比如很多地方用人要看英语水平,但不是看你过了四六级没有,而是当场和你对话。这就是变化,这种变化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IT行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强烈,而且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仍会这样。IT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我国的IT产业也正在由“作坊式、小规模”向“工程化、规模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和美国相比,整体至少相差10年时间。可是美国现在还在大力发展IT业,因为只有信息化才能更好地带动工业化。IT人才现在不仅仅是到软件公司,我们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信息化人才的缺口也很大。在弥补10年差距的期间,人才的需求量还会是很大的。 记者:和其他学校比较,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如何定位的? 温涛:现在的大学可以分成很多类,一种是研究型大学,一种是应用型大学,一种是研究应用型大学,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可以办成研究型大学,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到了公司里直接就可以上手。学校的定位就是应用型大学。学校教学的技术和教学的理论,都是联系行业中最新的东西。 我们坚持办学理念的创新,不断提高学生适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能力;坚持办学体制、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率;坚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培养大批“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人才的教育能力。 记者:对于人才的“实用化”,您如何理解? 温涛:学生所学必须是市场能够接纳的。“教育”的传统定义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等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人们把接受过某种教育的毕业生自然地当成教育“产品”,并认为学生可以“加工”,把学校招收的学生作为“原材料”或“坯子”;而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生产“产品”就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所能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及实现专业、课程目标的整个教育教学环节,学习者就成为教育服务的直接服务对象。 对企业来说,一种产品出现和存在的理由在于有需求、有市场,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育服务这种“产品”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同样在于有需求、有市场。 再好的软件,也需要有会使用的人。在目前IT实用型人才奇缺的情况下,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希望在为客户提供IT解决方案的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培训。这实际上是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把提供服务的层次提高了,教育和培训正帮助我们和客户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教育已成为我们的竞争优势。 为了延续这种优势,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强调对学生培养的“实用化”,即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到IT产业目前正在使用的技术,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 记者:东软学院有很多班级名字很特别,比如东芝班、东软班等,您能解释一下吗? 温涛:这些班都是企业定制人才班,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进入这些企业,所以用企业名字命名。这是学院的“企业定制人才培养计划”,即企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专门为他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定制班的学生都是企业从在校生中选拔,学院会和企业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在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和技术培训。 我们还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请到学校,作为整个实践项目的指导者,这种培养过程不但使学生能够学到企业目前正在应用的技术和支持,而且减少了企业在试用期对员工的投入。 从学院学院统计的情况来看,企业对该计划非常满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得到了极大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就像企业的准员工一样,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实践和训练中。 记者:大学老师要求坐班,在别的学校很少见,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为什么这样规定? 温涛:为了让学生适应市场需求,学院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上不断苛求自己,不仅如此,学院在其他环节上还下了不少功夫。 第一,东软的老师都被要求坐班,上班时间,老师必须呆在自己的办公室,这样,学生有问题随时都可以到办公室请教老师。 第二,老师们被要求所有的教案都必须采用课件的形式,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在很多大学,学生们忙于记课堂笔记,没时间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现在学生们可以随时上网找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上课专心听讲就可以了。 第三,在专业设置上,东软更是有自己的特色。在很多高校里,都是先有老师,再根据这个老师的专业和特点设定具体专业。在东软,教务部门每年都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来设置专业,有了专业,再招聘老师,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们学会更需要的知识。 学院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自己服务。学院规定,东软集团的研发人员若愿意到学院授课,可以拿到双薪。 记者:没能进入企业定制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是否有其他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温涛: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很突出能力培养外,在学校里我们还设立了一个“大学生创业中心”(简称SOVO)。这个中心是一个集大学生创业、学习的移动办公环境。中心设有7个虚拟公司,由高年级的学生来做虚拟公司的CEO、CTO和CFO,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虚拟公司的运作中。 我们希望通过该中心来锻炼学生创业的能力,感受企业是如何运作的。另外,我们还和企业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学生不但能有机会在国内的一些大公司进行实践,还能到日本等其他国家的企业中进行毕业阶段的实践活动。(记者:李健)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