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就读高职高专教育院校大有前途

http://www.sina.com.cn 2005/05/23 15:11  中国青年报

  就读高职高专教育院校大有前途--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世界多数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最近几年,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是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完善目前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培养大批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
由于国家三教统筹后,对高职高专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很多考生、考生家长及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甚至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同时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在高考即将到来之际,就人们关心的高职高专教育的有关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以下记者用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用答)。

  问:请您谈谈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背景。

  答: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劳动力市场上高技能人才的紧缺状况给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问:高职高专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您能具体介绍一下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情况吗?

  答:从规模上看,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1998年到2004年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37万人,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长到59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1%和在校生数的44.7%。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5%。此外,还有600余所普通本科学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高专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问: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答: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了35万,而就业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截至2004年9月1日,在全国增加了40万高职毕业生的情况下,就业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到61%。北京、浙江等地区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左右,与本科生基本持平。截至2004年12月,根据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7所高职高专院校27.1万名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的有效数据统计,200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3.34%。

  200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酒店管理。

  问:高职高专院校在办学体制上有哪些突破?

  答:为了促进高职高专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经国务院授权,1999年教育部把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权利与责任交给了省级人民政府。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已经形成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的两级管理格局。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市级人民政府充分发挥统筹作用,进一步增强了高职高专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行业和企业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责任和权利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企业一线职工和转岗职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还积极进行了办学体制改革,高职高专教育呈现出经费来源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国已有民办高职高专院校164所,占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18%。

  问: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上有哪些特色?

  答:一是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二是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扩大相关院校的自主权。四是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全国分4批遴选了415个专业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的改革试点,带动了全国1000多个专业的改革,形成了一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00年起,教育部与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先后确定了67所院校作为示范性高职高专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单位。今后教育部将在上述试点专业、示范学院的基础上,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国建设1000个左右能够覆盖各主要专业类的国家精品专业。

  问:目前高职高专教育还有哪些问题亟须解决?

  答:高职高专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问题是,高职高专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实训的条件差、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短缺和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是形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习实训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此外,高职高专教育需要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还很少。而无论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是师资培训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学校往往缺乏这样的财力来支持。

  问:与普通教育相比,高职高专教育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上要实现哪些转变?

  答:在办学思想上,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和方向。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学方向及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

  在办学模式上,要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高职高专院校运行机制的改革。首先是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其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再次,要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最后,要把打造就业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办好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和学校的骨干专业。

  在办学机制上,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一是采取灵活学制和灵活学习形式,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二是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发挥规模优势;三是坚持学历教育和中短期培训并重;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充分发挥高职高专院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在校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问: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哪些方面是需要特别加强的?

  答: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

  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积极推进产学合作,促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一是采取各种形式推进产学合作,其形式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自身的特点。二是要突出技能培训,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专业实训时间至少保证半年。到2007年,将分期分批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若干条件较好、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和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三是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高职高专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问:在支持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国家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 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建立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参与此项制度的各部委已纷纷表示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作为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直接执行者,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国家发改委指出,要结合“十五”规划执行评估工作,采取措施保障“十五”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十一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要积极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各专项资金的安排,继续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财政部指出,各级财政要同重视普通教育一样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所需职业教育经费,要列入年度预算,确保及时到位。要认真落实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财税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人事部要求,人事部门要积极指导和支持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制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主动做好相关的政策衔接工作和聘用制推行工作。要按照相关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类职业教育院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对专业实践性较强的教师,可根据有关规定,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或任职资格,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出,积极配合做好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工作,制定适合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特点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办法,进一步落实好职业技术学院和具备条件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实行免试部分科目的政策,逐步实现职业教育院校相应的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积极推动就业准入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技术技能职业岗位就业准入制度。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经过几年的努力,高职高专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发展政策不断完善,社会认可不断提高,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今后一段时间,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将由比较注重规模的快速增加,逐渐转向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高职高专教育战线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展示出其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必将出现勃勃生机。(记者:原春琳)

  相关链接

  ★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改革发展的九条措施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提出九条操作性很强的改革措施,以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即: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学校办学方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畅销机制;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积极进行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职高专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颁布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管理办法(试行)》,并从2005年开始实行。这在我国高校专科层次专业设置管理中还是第一次,填补了我国缺少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的空白。《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并兼顾了与本科目录的衔接,共分为19个专业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下分为532个专业。《目录》的制订和颁布,不仅有利于国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也会帮助高职高专院校更好地行使办学自主权,正确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同时,《目录》也将指导学生妥善选择专业和用人部门正确选择使用人才。

  ★建立质量保障和评估监控机制

  为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准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特色,推动学校逐渐形成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教育部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并已于2004年全面启动。

  同时,教育部将于2005年组织开展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工作。计划经过几年时间,在全国建设、遴选出100所左右能充分反映和体现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高水平,代表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方向,能起到引领中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作用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

  ★建立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基地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师学位提升工程,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提升拓展了专门的渠道;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南、宁波、广东等地设立了高职教师培训基地,主要采取短期培训的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征。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07年在全国建设一批涉及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建筑技术及安全、能源等专业领域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带动全国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加快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同时,分专业领域制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具体指导各高职院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开设的实训项目,科学配置实训设备,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教育部、劳动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启动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育部和建设部联合启动了“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争取到2007年培养130万、培训430万相关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

  ★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直通车”

  教育部和劳动部依托137所职业院校(76所高职院校)开展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直通车”国家级试点工作(劳社厅函〔2004〕191号),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完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

  ★教育部部长周济谈高职高专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银领”

  高职高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成为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和类型的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的教育。所谓一流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高质量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科学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

  ●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导向

  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其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