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怎样的儿童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01 10:44 大众网-大众日报 | ||||||||
一年一度,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很多天来,笔者一直都在留意有关这个节日的消息,而现在,我不得不再次遗憾地表达对这个节日的失望——与往年一样,这个儿童节仍然太过浮皮潦草、了无新意,仍只不过是演几台节目,搞几场比赛,戴几朵红花而已。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怎样的儿童节?儿童怎样过节才会真正快乐?成人怎样为孩子过节才有实际的意义?似乎,并没有人去认真考虑这些问题。
这表现在,每年的儿童节都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叫得响的主题;我留意了几年来一些省市地方的所谓“儿童节主题”,也大多很“虚”且主要是指向儿童本身、对儿童行为提要求的,诸如“道德规范,从我做起”之类。而在儿童这个群体身上累积的诸多问题——比如网瘾儿童那么多,“留守儿童”那么多,读不起书的儿童那么多,儿童的安全隐患那么多,学生的书包那么重,甚至有些地方仍然还有童工,还有贩婴卖婴的丑陋现象存在……对这些,似乎并没有人愿意明确地触及。 在中国,基本上每个儿童都是家庭永远的主角,是父母永远的“主题”。但很多事情表明,儿童这个“主角”却并没有迈出家庭的门槛,在我们这个社会的诸多“主题”之中,似乎仍然没有儿童的“一席”——这样说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客观结论。 屡屡出现的“大头娃娃”及“果冻杀人”事件就说明了这点,尤其是“果冻杀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特别彰显了社会对儿童的实质不重视——第一起“果冻杀人”事件发生于2001年,此后几年间,悲剧不时上演。其实,这只是改一下果冻的包装标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问题,为什么4年的时间连这点事情也做不好?一再发生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我认为管理部门、厂家和商家、甚至家长都有所“失分”,难脱责问。 说到对儿童不重视还有一个极其震撼的例子:2003年9月,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卡塔琳娜·托马舍夫斯基到中国考察两周后,指出中国对义务教育投入太少。可以肯定地说:在我们的社会里,有太多人(包括家长)并不知道“儿童”两个字真正意味着什么,不懂得应该为孩子们的童年涂上什么色彩。 我们缺乏一种以儿童为研究主题的文化,所以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应该给予孩子们什么才好,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亲子关系、怎样对待“望子成龙”的冲动、怎样处理尊重孩子人格和指导孩子成长之间的矛盾……正因为这样,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正因为这样,虽然现在每个家庭中孩子普遍少了,若以金钱和精力的投入,现在的父母应是远胜于以往,学校的教育条件也远胜于以往,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却有很多并不感到幸福——前段时间在武汉,4200名孩子中的70%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妖魔化”,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让我们借这次节日的机会一起反思,让我们的儿童尽快成为社会的“主题”。(作者:郭之纯)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