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延至12年应该而且可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17 11:22 红网 | ||||||||
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谢鸿光日前提交报告建议,修订《义务教育法》,把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到12年,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该报告重点批驳了认为我国目前财力有限,只能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教育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借口的短视理论。(据《经济参考报》) 9年制义务教育尚没有做到全部免费,孩子上不起学的消息还不断传来,在这样的背景
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和委员提出推行12年制义务教育的观点,就有反对者撰文称,这是一种浮躁的主张,理由就是“现有标准还没有达到”。 但是,笔者仍然坚定地认为,推行12年制义务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反对者所举的理由,显然犯了一个概念上的错误,把没达到和达不到混为一谈。现有标准没达到,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能力所限,没办法达到,二是缺乏重视,工作不到位。如果是前者,12年制论者无话可说,爬都没学会怎么能想走呢?但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就应当审视现有工作中到底存在哪些不足了。问题是,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尚没有达标的原因,恰恰是后者。按照谢鸿光提交的报告中的数字,2002年我国学费和杂费合计为923亿元,这与当年18904亿元的财政收入相比,所占比例并不大。而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GDP的3%多一点,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国家目前在教育上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偏低呢?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眼。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除了教育以外,向国家要钱的领域太多了,这就有个资源配置的问题。而在GDP决定政绩的发展模式下,决策者显然更愿意将钱投入能在短期内带来GDP增长的领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设型财政。当然,随着惟GDP论渐被抛弃,建设型财政也逐渐向公共财政转变,但毕竟留下了欠账。另一个方面,都是用于教育的钱,内部怎么配置,同样存在一个效率问题。很显然,多投资于义务教育,从保障公平和社会收益的广泛性来讲,都要优于投资于几个高校来争创世界一流。同样,就义务教育阶段的分配来讲,投入学校多一些显然要比投入有限的名校更紧要。而这些方面,又恰恰存在问题。 提出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还因为目前高中阶段比较尴尬的地位。国家划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主要是看教育的收益状况。义务教育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埋单理所当然;高等教育更大成分上是一种教育投资,对个人的收益要大于社会的收益,因此,采取个人和国家共同埋单的形式。高中教育呢?作为一种投资手段的话,现在仅仅有个高中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不具有任何比初中生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将其看作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手段要更合理一些。而且谢鸿光先生提交的数据表明,免费12年同样在国家能力的范围之内。 (作者:王希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