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应当有一个批判的态度 国学应该怎么研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7/07 10:09 新京报 | |||||||||
作者:李银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近来,中国人民大学要设立国学馆的事情引起了很大的论争。从社会学的角度,我认为这个论争其实可以追溯到此前关于文化与进步关系的一场世界范围的更大的论争。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如何对待国学这个问题一向是容易使人激动的。原因在于国学
于是,一场关于文化与进步的论争愈演愈烈,也越来越向纵深发展。进步论者认为,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线性的规律,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不得不服从这个规律,中国的文化就处于这个发展序列的较低阶段,中国要想进步就只能否定自己的文化。文化相对论者则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和运行逻辑,不可以说谁进步,谁落后,所有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 在我看来,极端的进步论和极端的文化相对论都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正确的观点应当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有些文化与进步无关,有些文化与进步有关。与进步无关的文化如饮食习惯,如地方戏剧,如某些宗教信仰等。与进步有关的文化如政治制度中的民主与专制;如经济体制中的计划与自由;如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非洲妇女的阴部环切术和中国妇女的缠足也是很明显的例子。 在我们观察那些与进步有关的文化时不可忽略以下两点: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进步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其中有些因素可能是与进步并行不悖,甚至有促进作用的。比如说儒学与经济的发展就不一定是完全不能相容的。第二,文化与进步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即文化是因,进步是果,它们二者之间也可能互为因果。换言之,中国的落后也许并不完全是中国文化造成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国文化是中国长期处于前现代状态的反映。 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国学馆可以设,国学应当研究,但前提是应当有一个批判的态度。至少在研究时应当将国学做上述两个部分的区分:与进步无关的那部分传统文化可以多加肯定;而与进步有关的那部分文化特别是其中阻碍了中国进步的部分则应多加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