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博导试点的亮点与难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7/11 11:15 北京青年报 | |||||||||
北京大学在部分院系试点改革博士生导师制度,一是博士生与老师进行双向选择,二是取消博导终身制,三是今年有49位副教授获得了博导资格,讲师也有可能走上博导位置。研读各报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不难发现,在北大所提供的这些“要点”中,包含着一种对付大众舆论所采取的折中策略,这不仅显示出北大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着谨慎的“步调”,同时也反映出,大学对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多少有些“敬畏”与无奈。
为什么说北大在信息发布方面存在折中性呢?这条新闻的主体内容乃是告诉社会,北大有49位副教授走上了博导岗位。如此大规模的新军上岗,难免会引来各种猜测,比如,这会不会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降低?为了事先回答这样的诘难,北大针对博导采取了双向选择和取消终身制两大改革措施,但没有说明细节。众所周知,报考北大的博士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凡考取了北大的博士生,不大可能因为对导师过于挑剔而放弃学习机会,所以,让学生选择导师多半是纸上谈兵。剩下的问题是,假如有的学生考取了北大相关院系的博士资格,却没有导师选择指导他们,那该怎么办呢?是给他们“拉郎配”,还是让他们自动退学?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会带来消极后果甚至是学术混乱。 不过,建立博导退出机制仍然是此次北大改革的亮点。取消博导终身制,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大学的学术活力,能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也能让副教授乃至讲师名正言顺地走上博导舞台。这一制度的潜在效应是,博导们不仅会在学术上自我砥砺,还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名声,那些试图利用博士教育的供求关系大搞学术交易的人,面临着下岗的危险。但是,这一退出机制需要公正有效的实施办法,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摆设。 像义务教育一样,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问题甚至抵达了一个非改不可的“阈值”。去年,北大曾经爆出“博导门”事件,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甘德怀在笔试取得第一的情况下,却因面试不及格而落榜,随后在网络上张贴文章为自己喊冤,引发了北大博士招生是否存在黑箱操作的大讨论,但是透过沸沸扬扬的情绪化讨伐,我们看到的却是北大缺乏教学自主权的窘境。在严肃的学术环境中,是否录取一个博士生,本来完全应该由大学说了算,而不是由公民投票来表决,但由于大学及教授的学术自主权没有合法的地位,以及高等教育在制度设计方面过于强调公平,甘德怀事件才至于争论得那样热烈。同样,由于学术自主权得不到尊重,北大法学院的贺卫方先生近期公开宣布暂停招收硕士研究生。这些事件一再迫使我们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也让大学的管理者不得不寻找解决之道,北大的博导试点就可以算是一种积极而谨慎的应对。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大学自行设计的改革方案是严重受限的,北大博导试点能否获得成功,很重要的前提是教育大环境的转变和学术自主权的改善。如果在新的机制下,博士生的招生方法仍是大网捞鱼,而博导们只能被动接受博士生,那就有可能导致教学双方的强烈不适,这也是新机制的难点所在。因此,在充分肯定北大设计博导退出机制的同时,我们也要善意地提醒北大,要谨防削弱教学自主权的连带效应,要珍惜教授们的教学和学术热情,要重视“百年老店”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品质,要善于听取公众的意见却又不畏惧盲目的批评,做到这几点也许很难,但是,谁让我们只有一个北大呢?(记者:蔡方华) |